第24部分(第2/4 頁)
敗壞了大計,自當自己承擔!”
劉備一聽,故做琢磨了一下:“這樣吧,此去解救英山事關重大,我們絲毫馬虎不得,我想讓二弟和三弟一起去。只是三弟和曹將軍一向不和,我不想戰還沒打自己就先打起來了,如此當叫人笑話。本來我只要二弟一個人去的,只是三弟你一定要去,那麼這樣,你們得另外帶領一批人馬接應曹將軍,但是不得讓他們發現,如若讓曹將軍發現了,只怕曹將軍要強,會面子上不好看。還有,如果此去失敗了,你們不可再戰,如果曹將軍還不撤軍,或是欲要逃回徐州城,請二弟三弟千萬要制止……”
張飛聽到這裡有點不明白了:“這是為什麼?”
關羽立即道:“三弟,哪有這麼多廢話?大哥不想讓曹豹縮回徐州城,自然是怕他一旦回城了,便是軍心渙散,再不復振了。”
張飛想想也是:“恩,還是大哥想得周全!”
劉備沒想到關羽還能在這一層面上理解,倒是免得自己想理由了,便是呵呵笑道:“你們這些可都明白了?”
“大哥放心!”
張飛叫道。
關羽點了點頭。
劉備說:“那麼我給你們一千人馬,但是一定要記住我的話,只可暗中追隨,不可讓曹將軍看見。還有最後重要一點,切忌,曹將軍如果不幸兵敗,不可讓他回徐州城去。”
劉備營裡也只有三千五百多人馬,給了他們一千,便是隻剩二千多了。雖然不是很少,但要知道這兩千多人馬還得隨時應付這邊曹營的軍事行動,所以這樣一來,其實劉備也是承擔了好大的風險。但不管怎樣,看住曹豹那廝才是重中之重。
劉備給了關羽兵符,讓他到營中點齊兵馬。張飛則準備糧草,挑了數匹良馬,以備偵騎之用。只兩邊準備好,挨曹豹動身便即跟上。
劉備當然最擔心的還是張飛,想他脾氣大,當真臨了出了亂子那才不好。便是在關羽面前多加囑咐,讓張飛一切聽從二哥命令。張飛當然滿口答應,不敢有違。
劉備送走他二人,便是回到帳中,接到孔融來使。
當初劉備和曹豹大營紮在郯東,孔融大營便紮在稍西去一點,以為互相照應。兩營相距也有點距離,所以兩方往來還得靠使節傳送書札。
劉備展開書札,一口氣讀來。原來孔融在札上說,田楷已經回到了齊國,聯絡上了他的部將孫從,於是合兵攻擊臨淄。誰知臨淄被麴義佔去,便是加固了城牆,還不斷撲滅各路小股黃巾,招攬收編了他們,讓他們從外圍不斷襲擾田楷。現在田楷眼見不支,而不得不求救於孔融。孔融在書札上又提到,說是如果自己不解救臨淄,只怕接下來禍端將延及北海,便是不得不拜辭,讓劉備努力為之。
劉備雖然知道孔融也沒什麼能力對付曹軍,但他好歹手上有支部隊,不說他能起到什麼作用,但起碼可以給自己壯壯膽。現在孔融這支部隊一走,面對曹操的,可只有自己這支獨軍了。
劉備當然感到惋惜,但是想只要自己不出戰,曹操也奈何我不得。便是隻要等到關張歸來,一旦兗州風起,就是自己揚眉吐氣的時候了。至於曹豹歸不歸來,對自己有好處,也沒有好處,所以也不用大廢腦神。
劉備只得做書答孔融,好言相慰,讓他千萬不可焦急,麴義之輩不足懼耳。
雖然這麼說,畢竟自己曾兩次敗在他手裡,劉備落筆時,不免覺得自己有點大言不慚了。
第五三:曹軍兵敗
關張領兵去了英山,劉備這些日子來更加打定了只守不攻的策略。
不過出乎劉備預料,曹軍雖然大部都去了英山,但小部少說也有三五千,他們竟然毫無任何動靜,也不來挑戰。如果說曹軍每日在門前大呼小叫他還能接受,但數千曹軍突然一下子沉寂了起來,他當然不能放心。劉備便是派騎暗中監視,只怕會出什麼披露。
劉備在帳中,突然傳來了急報。
原來是駐紮在此地的曹軍突然不知去向,營內空無一人。劉備出去一看,只見曹軍大營外旌旗尚在,想是他們用此來矇蔽了自己的偵騎,而讓他們晚上從自己眼皮底下溜走了。劉備皺了皺眉,便是立即讓人出去查探蹤跡。
不多時辰,才得知這股曹軍正向英山趕去,只因行軍速度緩慢,才剛剛出了郯縣。
劉備部下覺得這是大好機會,便請求出兵追擊。
劉備沉思了好一會,問趙雲,趙雲回道:“敵人悄悄行軍,速度卻這麼慢,我看有意要我們去追,其中必定有詐。”
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