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糜竺?陶恭祖三讓徐州?
劉備心裡狂喜:“我發展的機會來了!”
暗想先前總覺得‘陶使君’三字這麼熟悉,我怎麼沒想到陶使君就是徐州牧陶謙呢?
“……曹借張輳�輩茚災�隆��て鶉����缶����甭救嗣瘛���
……
接下來,他說什麼內容他其實早猜到了,所以根本不用認真去聽,只用認真去打算。他想等陶恭祖讓了徐州後,我該怎麼鞏固徐州,該怎麼坐擁這個城池,該怎麼建設發展,該怎麼招兵買馬,然後該怎麼搞大它呢?
心裡面一想,早樂了,想這份基業可比自己跟龍哥混要出息多了,更何況這次才是自己真正的當老大。
……
“今曹兵縱兵大掠,兵圍徐州……徐州生靈塗炭,危在旦夕……特來求救。”
劉備聽他說完,這才斂容表示同情,罵了曹操兩句。
孔融這時說道:“融知公仁義之輩,適才聽說徐州有難,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公,知公定當鼎立相助,所以融才將公追回,希望公不要怪融魯莽。”
劉備雖然感激他第一個想到的總是自己,但他想他的這種作為不免給人一種此老臨死也要拉個墊背的感覺。想他知道黃巾不好纏,所以打不過了,就想到了我這鄰居,這次又推算到曹操更不好惹,但不好拒絕別人,為了維護面子,所以又想到了我。
劉備當然不能這麼便宜答應了他,雖然自己一萬個想去。
劉備嘟囔兩句:“這個,備……”
突然腦中一閃,劃過子龍的影子。
對呀,子龍此刻正在公孫瓚那邊,我當藉此機會把子龍弄到身邊才是。
劉備想到這裡,接著想到張飛,對了,張飛怎麼還沒過來?哦,忘了,我讓他到北海會我,不知道他來了沒?
劉備想到要借子龍會張飛,便躬身道:“曹操殘戮,是人聞之無不心寒,此賊這次發兵為父報仇只是一個幌子,他意欲吞併徐州之心才是真的。我輩雖然卑微,但也懂得義氣二字,想陶恭祖陶使君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等無辜之冤,雖路上小兒聞知必投枝相救,更何況我等七尺男兒……”
孔融自他第一個字說起,到這個字落下,他都一直注視著他,待說到七尺男兒,不由拍手道:“好!”
劉備暴汗,自己連陶恭祖都沒見一面,憑書上電視上看的那‘陶恭祖三讓徐州’就敢判斷他是仁人君子,當真瞎說。頓了頓,接著說:“備本當義不容辭答應此事,只是,呵呵,公也知道,我現在手頭兵微將寡,不敢輕舉妄動啊。”
糜竺站在一邊,先前聽孔融說還能給他找到一個幫手,現在見這幫手又這樣說,自然心裡揣揣。
孔融哈哈一笑:“融之所以要救陶恭祖,雖然是因為他是我的老友不得不救,但最主要的就是公所謂的義氣二字,想公對這兩字應該深有體味,融如今都答應了別人誓欲捨命相救,公難道全無仗義之心?”
劉備哈哈一笑,想他說話真牛,沒得讓人還口的。
“既然這樣,請公先行,待備去向公孫瓚借他三五千人馬,隨後便到!”
劉備帶兵往北海方向,準備先看看張飛有沒有過來,沒想到半道上就遇見了他。
劉備先前一直心頭揣揣,見到張飛跟吳求都好好的,便自放心了。
問了別後情況,原來那日他兩人比武,吳求因為怕他傷著自己,也怕打成真的了,所以跑了出來,沒想到張飛一直緊追不捨。吳求腳下快,心裡不想讓他追到,所以腳下發力更加輕健,惱得張飛怎麼也追不上。
要知道吳求刺客出生,自來輕功便是他的強項,想他入夜行刺如果沒有上好的輕功,別說行刺困難,就是一但行刺成功了也別想跑了。所以張飛怎麼跑也不能追上他,但他一惱怒起來就不信這個邪,偏偏追得沒完沒了。
自追到第二天早上,張飛兀自還要追,吳求突然想到出去了這麼一晚,要是主公責備起來了那該怎麼辦?到此時也顧不得他會不會殺自己了,更何況自己也沒力氣跑了,所以便假裝輸給了他。
張飛雖然負氣,但這麼一日一夜的奔跑反而讓他佩服起他來,便跟他和好,一同歸來。到府上聽說大哥去了北海,便也跟吳求到北海城來找劉備。可哪裡想到此刻北海城被黃巾佔領了,黃巾剛剛得到主帥喪生的訊息,所以亂作一團糟,正不知如何,見還有多數富戶沒有搶到,便在北海城裡又大肆開搶一番。
張飛急尋劉備不得,便把氣發在這群人身上,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