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在《醜陋的四川人》一文當中,張一一先生曾經說過,四川人“盆地意識”濃厚,難免會坐井觀天,封閉保守,自給自足,見識短淺……張一一先生如今宣佈這一定義依然有效,但只針對一般意義上的四川人,像陳子昂這樣的炒作大師除外。
少年陳子昂對四川的家鄉人只知道一天到晚打麻將很是不滿,於是決定走出四川看看,出去闖蕩闖蕩、增長點見識,開開眼界。當時的首都長安是有名的國際大都會,“長漂”是年輕人的一種時尚。陳子昂到了長安之後,鄉下人進城,才知道過去那十多年真是白活了,長安的花花世界和十里洋場,這才是他陳子昂想要的生活啊。
陳子昂在長安一漂就是十年,真正是“樂不思蜀”,他也不去找工作,反正他家裡有的是錢,家裡每個月給他寄10萬塊的生活費,但陳子昂有四川男人共同的一個優點,就是不怎麼愛花錢,所以他每個月都能存下9萬9千塊。
陳子昂之所以不找工作,是因為他想讓工作來找他。陳子昂深深地知道,要想有好點兒的工作主動來找他,首先得自己有名啊。所以,在長安城的十年裡,陳子昂腦子裡唯一想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讓自己在長安城那麼多的飽學之士中脫穎而出,一夜成名。但是當時的能人實在是太多了,你看人家駱賓王7歲就能出口成章,寫出“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作為我們現在的啟蒙教材,還有人家王勃20多歲就寫下了著名的《騰王閣序》千古流芳,陳子昂站在這些人當中,自慚形穢,看不到任何的出路,心情失落到了極點,於是寫詩道:“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深深知道,自己雖然能附庸風雅寫幾句詩,奈何生不逢時,居然遇上了這詩歌盛世,只要是個人都能寫幾句詩,要想出人頭地,看來得解放思想、打破常規,不好好炒作一番恐怕是不行的了……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陳子昂“十年磨一劍”,終於看到了一個機會。這一天週末(其實遊手好閒的陳子昂無所謂週末不周末),陳子昂正挎著一個鳥籠子在大街上漫無目的的閒逛,突然看到有個拐角處圍了很多人,陳子昂好不容易擠進去一看,原來是有個長得很魁梧的漢子(大抵是蒙古族)在叫賣一把胡琴,那漢子一言不發,只是手裡舉著一個牌子,“黃金千兩,拒絕還價”,這八個大字下面還寫著幾行小字,無非是說這琴是黃帝還是蚩尤用過的之類,反正歷史悠久,來歷不凡。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宋祖德和張瑞敏的祖師爺陳子昂(2)
古代是16兩為1斤,1斤500克,古代的1兩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克,現在黃金的價格一般在200塊到260塊左右,這“黃金千兩”拿到現在一折算,再怎麼說,也要值它個六七百萬元人民幣的,您想想看啊,六七百萬,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當時長安的樓市特好,去年8000塊每平米買的房子,今年一下子就漲到了16000,所以不管有錢的沒錢的都炒房去了,即使偶爾還有幾個家有餘財的,又不怎麼懂行,怪只怪那時候的長安電視臺還沒有與時俱進地搞《鑑寶》之類的電視節目進行這方面知識的推廣和普及。
陳子昂這10年來省吃儉用,存了不少的私房錢,恰恰能夠買得起這把琴。陳子昂心想,這錢財如糞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果我能借這機會好好地炒作一番,說不定我就一夜成名天下知,我那幾本發黴的散文集小說集也會有出版社給我出版了,說不定還能從此混個一官半職什麼的……陳子昂越想越美妙,非常激動地衝過去:你這琴,我買了!(1300多年之後,有一位叫宋祖德的來歷不明的先生,僅僅花99萬元人民幣的代價,就買下了“遠華”案中賴昌星的侄子賴文峰送給“甜歌皇后”楊鈺瑩的價值200多萬的保時捷跑車,從此之後,宋祖德這個光輝的名字,在江湖上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傳說)
陳子昂從銀行搬來60多斤重的黃金,搬得滿頭大汗,眾人問他叫什麼名字,是哪裡人,他都一個字都不透露,只是說這把琴才是天下第一的名琴,那什麼司馬相如的“綠綺”琴和蔡邕的“焦尾”琴算個屁,這把琴全世界往古來今也只有他一個人會彈,但是他今天沒心情沒狀態,這個大街上人多噪雜也不適合表演高雅的藝術,有興趣的明天上午11點11分11秒到他住的長安招待所去聽他演奏,但是隻有到得最早的11個人可以免費,11個人後面的都得收11兩銀子一張的門票。
因為長安城歷史上還從沒有賣過11兩銀子一張的門票,那許多炒樓發了大財的暴發戶都要附庸風雅,倒想去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