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頁)
他這話一下子引起了眾人的興趣,都等著他說下去。
可他忽然收住話頭,不說了,臉上卻露出一絲傲氣:“世人都當我為畫瘋狂,玩物喪志;豈知能令我瘋狂的畫,怎麼會是普通的畫作?當年我為了一觀《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圖》而離開道門,連師傅都認為我偏離道門,甚為可惜,卻不理解,真正的道,盡在這畫中!”
怪不得他未著道裝!不同茅山宗,靈寶派很少有俗家弟子,特別到明末,祖庭被毀之後,傳承更是謹慎,很少有吳散樗這樣道不道、俗不俗的打扮。而從原本神鬼莫測的靈寶符法竟不低獨孤先生的先天陰陣來看,吳散樗早年出離道門,實在是有點可惜。
可畫裡又有什麼道呢?竟比秘傳的靈寶符法還讓畫瘋心動?
沈君憂卻露出了吃驚的神色:“吳老師說的《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圖》,可是畫聖吳道子畫在大同殿壁那幅玄宗皇帝驚歎‘李思訓數月之功,吳道玄一日之跡’的千古名畫?”
畫瘋面露喜色:“丫頭,你年紀不大,到是識貨。”
沈君憂卻仍是一臉驚奇:“吳老師,那畫不是據說被英國人拿走了,您怎麼為它離開道門啊?”
畫瘋一點頭,頗有點琴魔當時遇到皇甫風流的味道:“嗯,看來你的確有所瞭解。這畫也有臨本,是他的弟子盧稜伽手筆,我當時是為了臨本。”
皇甫風流知道吳道子,卻不知道盧稜伽,聽畫瘋說為了臨本而放棄靈寶派的道籍,更是驚奇。
有的名畫臨本,也是上品,比如黃公望的富春圖,就有眾多價值不菲的臨本,如鄒之麟的《臨黃子久富春山居圖》,在去年就拍的650萬的高價。
可還是不能和原本相比。
他不解地看著畫瘋:“為了看一下這些臨本,放棄靈寶道籍,值得嗎?”
畫瘋卻並不回答他,反問沈君憂:“姑娘即知畫,可知道吳道子的身份?”
沈君憂點頭應道:“唐皇宮御用畫師?”
畫瘋略有些失望的一搖頭:“其實,吳道子法名道玄,人稱吳真人,也是道家人物!”
皇甫風流心頭一動:“原來吳畫聖和黃公望一樣,都是道門高人,前輩為他們的畫而瘋狂,是否因為其中有道家秘法?”
吳散樗稍一遲疑,有點痛苦地點頭說:“豈止是秘法,是不傳之密!他們觀摩山川河嶽,領會了天地陰陽的變合,用山水畫的方式記錄了下來。本期望後世有人領會,不想後來要麼所傳非易學中人,要麼天資不夠,比如吳畫聖的弟子盧稜伽,為了悟出畫中真諦嘔心瀝血,最後精爽皆盡,竟然死在了老師的前面。”
皇甫風流:“而這些畫本身的際遇更是隨時局變化,令人唏噓。嘉陵圖流失海外,富春圖不僅一分為二,中間更被燒了一部分,所以前輩要找臨本來參透其中玄機!”
畫瘋道:“你說,要能悟到這先賢畫意中的道法,豈不是為道門留下至寶?再這樣下去幾百年,臨本也漸漸湮滅,那不傳的道法就真正要失傳了。你看,多少祖宗的瑰寶現在都完全失傳了?”
他的擔心其實很有道理。
越來越多的先賢遺產,被遺忘、被湮滅,中華的傳統文化,正面臨傳承的危機。
皇甫風流深有同感。
就像這兩幅不世名畫,一個真跡難見,一個已少了一段。
可沈君憂卻又發表了一番精妙的見解:“我倒覺得前輩不用擔心,中華文化,本來就是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傳承的;不管簡體繁體,反正沒人用甲骨文寫字了,可是到今天,還是有人在研究這個;唐朝密宗外傳,後來不又迴歸了---”
皇甫風流很想反駁,因為傳承的環境的確是變了,但旁邊範小龍實在不喜歡聽這些。而且畢竟大家一天驚魂,明天還要進山,需要休息了。
這一夜剩下的幾個小時,子陵臺上守備森嚴。可是他們睡得並不好。
第77章 春眠不覺曉,節操哪裡
因為天剛矇矇亮,山裡就傳來了幾股濃煙。
值班的人員迅速叫醒了古國平。
可等到古國平出來眺望,皇甫風流已經站在那裡了。神色凝重。
最晚起來的是範小龍。他習慣晚睡晚起,這幾天都沒有睡好。所以當他在應雙兒的大聲催促中睡眼朦朧地從帳篷裡出來時,嘟噥著“叫叫叫、叫個鳥啊!”
應雙兒臉上一寒,揚手一巴掌打去。
不想範小龍反應極快,一晃就躲了過去,嘴裡卻道:“大清早的動手動腳,真是春眠不覺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