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欠從房間中走出來,當看到已經收拾好的**時,她不禁一愣。
“起這麼早啊!”
說著,向廁所走去。
“姑媽,我先去學校了。”
**說道。
鄭淑英站定了身形,想了想後,揮揮手,“去吧,小靜那孩子就算現在起估計也要收拾好一會兒,你先去吧。”
**點點頭,揹著書包出了門。
002、發現
今天是9月28號,星期五。
天空一片灰朦朦,灰白的雲浮動在整個縣城上方,彷彿隨時要下雨一樣。
不過織縣的人們卻對此視若無睹,各自忙碌著。
織縣是黔州省的一個小縣城,地處西南,屬於亞熱帶溼潤性季風氣候,常年天無三日晴,每隔數日就會有一場雨,或磅礴,或連綿。
這裡的天空很多時候都是一副灰朦朦要下雨的模樣,人們早已習慣。
一輛小巴士緩緩行駛在道路上,向著縣城外駛去,坐在小巴士裡靠窗位置的**,望著車窗外陰霾的天空,目光微微有些出神。
他正在回老家鄉下的車上。
他的老家是距離織縣二十多公里遠的一個鄉鎮,在織縣附近,這樣的鄉鎮很多,這些鄉鎮的大多數子弟,上高中都是在織縣。
大概四十多分鐘後,小巴士停在了一個小鎮的路口,**單肩揹著書包從車上走了下來。
並沒有多耽擱,他立即朝著爺爺奶奶家所在的方向快步走去。
“咦,小義你怎麼回來了?”
當**來到爺爺奶奶家門口時,奶奶正在家門口淘米。
鄉鎮地區的房屋,全部都是自建房,都建造得很寬闊,並且還會在房子周圍圈出院子。
**的爺爺奶奶家房子也是這樣,從外觀上來看,像是兩層的複式別墅一樣,周圍圈出了寬敞的院子,然後用兩扇厚實的鐵門關合。
“奶奶。”
**喊了一聲,人朝著屋裡直走去。
奶奶也沒有再多問,對於生活在農村,幾乎全是半文盲的老一輩來說,孫子是否上學其實並不是很在意,或者說,老人甚至不清楚學校哪天上課,哪天不上課。
**走進院子後,便隨意將肩上的書包放在了爺爺經常靠的竹凳靠椅上。
他知道這個時間點,爺爺肯定在提著鳥籠跟另外一群老人遛鳥,並不在家,這也方便了他尋找。
雖然不知道那個男人要的是什麼,但**還是簡單進行了排除。
那個顛覆**以往所有認知的男人,應該不會要普通的東西,而貴重值錢的東西在這種偏遠鄉鎮也不怎麼可能放家裡,至於錢……**相信以那個男人的能力,想要錢應該很簡單。
透過簡單的排除,**最終把目光鎖定在了家裡的倉庫房中。
他從小在這裡長大,對這個家裡的一切早已經摸的一清二楚。如果說有什麼是那個男人想要的東西,估計只有家裡倉庫房裡,那一堆各式各樣的陳舊雜物了。
確定目標後,**徑直朝倉庫房走去。
倉庫房是院子裡的另一間獨立的平房,門是兩扇鐵皮包裹的木門,表面噴了藍漆,以前的時候用來放糧食,後來爺爺奶奶年事已高,不再下地,加上國家經濟發展,糧食隨時都能買到,不需要屯糧後,就用來放雜物了。
**推開舊倉庫門,一股灰塵的味道撲面而來。
站在原地等裡面的味道散了一些後,**才走進去。
倉庫平房呈長方形,大概三十多平米,左邊堆滿了十數顆粗木頭,早已變得潮溼。這些木頭周圍是一些鋤頭一類的農具,因閒置時間太長,已經生鏽。
這些東西基本填滿了倉庫左邊的空間。
在倉庫中間一段,是一袋袋水泥粉,以前建房子時用剩下的。
**隨意掃視了一遍這些東西后,便朝著倉庫右邊走去,在倉庫右邊,是一排排金屬架子。
在架子上,擺放著年代久遠,紙張劣質破爛的書籍、各種形狀的石頭、陰溼變色的金屬部件,以及許多莫名其妙的東西。
這些東西,有很多是**小時候在地裡、河邊玩時,特意撿來放在這裡的。
小時候受看的電視電影影響,總喜歡撿一些沒見過的垃圾來當寶貝收藏,為此**沒少被爺爺奶奶說教。
如今在看這些東西,一些**還有記憶,知道是在哪裡撿來的,但很多都已經徹底忘記在哪裡撿的了,甚至會奇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