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只是,一想到昨夜孫靈秀在他懷中那憔悴而無助的樣子,風魂的內心便驀然一痛。他猛一咬牙,取出玄元磚便朝劉裕擲去。
然而,劉裕卻突然消失在了原地。
數道風聲急掠而來,風魂心中一驚,收回玄元磚,縱起身形穿了出去,卻已遲了一步。三名仙風道骨的茅山道士已將他圍在中央。
此時,風魂已經明白到,他落入了陷阱之中……
第一部 太乙金光縱 第三十七章 魏夫人
風魂腳下點著戰船的主桅,雙手輕輕負在身後。他的前方與左後方飛著的是兩個身穿紫羽華衣的中年道者,而右後方的道士則要年輕許多,身背木劍,有些緊張。
前方的道者臉上無須,面目陰沉,他一手握著陰陽拂塵,一手持著句曲山鎮山之寶龍虎流金鈴,鈴聲以奇妙的韻律虛虛實實地響著。他看著風魂,道:“句曲山茅固、茅衷,與門下弟子陶叔景在此。我看閣下也是修仙之士,為何要與妖人為伍,做出行刺他人的不恥勾當?”
風魂淡淡道:“原來是茅山宗定錄真君與保命真君,久仰,久仰。”
茅山宗三茅真君,此時竟有兩個在這裡。
三茅真君即是大茅君茅盈、二茅君茅固、三茅君茅衷,這三兄弟生於漢初,得上元夫人《三元流珠經》而成地仙,為茅山宗的開山祖師。上元夫人破虛而去後,他三人分別被王母娘娘賜為司命真君、定錄真君、保命真君,在人間濟世救民,傳播上清道法。他三人在吳中一帶聲望極高,吳中百姓感激他們的善行,甚至已開始將句曲山改稱為茅山,並一直持續到千年之後。
風魂將目光轉了一圈,從茅固、茅衷、陶叔景三人身上掃過。茅山宗一向長於各種神通道法,直至道教式微的千年之後,仍然有不少人打著“茅山道士”的名頭,以除魔滅妖為名坑蒙拐騙。
風魂知道自己這一次真的是被困住了,然而,他真正擔心的並不是這點。他只是不明白,他已經很小心了,然而對方卻像是早算到有人要暗算劉裕,並在這裡設下陷阱等著他。
風魂固然心中驚疑,卻不知二茅君茅固看著他,也是暗自疑惑,心想:“此人雖然不似長年修真之人,但根骨極佳,遁法中帶著青氣,雖然不知心性如何,但所學必是正宗的仙家道法,與天師道的那些妖術師不同,為何卻會與那些妖道為伍?”
茅固看著風魂,再次喝問:“你到底叫什麼名字,師出何門?”
他想的是,若這青年是其它正宗道派的門下弟子,看在他還未釀下大錯的份上,將他警誡一番,也就是了。
然而風魂本就無門無派,他所學雖然是大乙東皇傳下的道法,但這“大乙門下”,到現在算起來也就只有他和他的美麗女徒兒兩個人。風魂知道自己就算告訴對方他的道法是東皇親傳,對方多半也不會相信。東皇不但是四御之首,更是上一任的天帝,像風魂這種來歷不明的人誤打誤撞地得到他的親傳,一般人如何能夠相信?
他暗暗想著脫身逃走的辦法。
茅固生於漢朝初期,活了幾百年,又長時間在人間濟世,如何看不出風魂的打算?他冷笑一聲,將手中的龍虎流金鈴揮了揮:“你逃不走的。”
無形的護罩從流金鈴上飛往風魂,要將他罩在其中。
風魂卻身子一閃,如電光般閃向陶叔景。
他看出圍著自己的這三人之中,茅固和茅衷都是地仙的級別,在他們的手中定然討不了好,只有這陶叔景的修為相對弱些,於是打定主意要以他為突破口。
陶叔景的修行比起句曲山的三位祖師雖然要差得多,但他卻是大茅君茅盈的首徒,亦是年輕一輩中天分最高的,如何會將風魂這個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傢伙看在眼中?
陶叔景冷哼一聲,左手五指伏在掌心,右手抽出桃木劍,喝了聲“打”。
此為茅山道術中的“五雷正法”。立時間,氤氳從虛無間生出,雷霆開始閃現。
風魂縱著身法,在那一道道閃電中穿梭,而他的身後,流金鈴發出的罩氣依然緊追著他,三茅君茅衷亦用開旗咒召出手持大刀的雷庭戰將,一刀劈向風魂。
風魂心知形勢危急,祭出玄元磚便往後擋。茅固和茅衷都沒有想到風魂身上竟然藏有上界星將的仙家寶物,大吃一驚。
茅固忙用龍虎流金鈴將玄元磚逼住,而茅衷召出的雷將則躍過玄元磚,朝風魂迫去。然而就只是這一耽擱,風魂竟已用遁法穿過了陶叔景施出的五雷屏障,緊貼著他。
陶叔景左閃右避,想要擺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