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4/4 頁)
“大哥;以後您進出;必有我們一人陪侍。”關羽見著葉青沒有大礙;就鳳眼一睜說著。
“唔;二哥說的是”張飛聽著就應著。
葉青笑笑擺了擺手:“這個就依你們——新帝登基了?”
簡雍怔一怔;瞬間思量;口中就應著:“是;史侯今日在何大將軍和群臣擁戴下登基了。”
這史侯就是劉辯;在歷史上是5月15登基;是漢靈帝劉宏與皇后何氏的獨生兒子;即是嫡長子。
中國古代史書稱劉辯為少帝和弘農王;但因劉辯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漢朝正統的皇帝;不單獨為他撰寫專屬於帝王的傳記阝本紀);不過少帝也是皇帝;葉青認為還是要承認。
劉辯登基時;由於才十三歲;實權掌握在臨朝稱制的母親何太后和母舅大將軍何進手中。
但是少帝在位時;漢室政權還相當穩固;絕不是有些人認為的名存實亡;就算是何進為首外戚集團和以十常侍為首內廷宦官集團這兩大敵對政治集團火併;實際上都不是大禍;大禍就是引得外軍。
葉青眯著眼;瞳孔中;閃現出了整個大漢龍氣流淌。
只見隨著少帝的登基;一條三趾利爪、頭生獨角的小小蛟龍就立刻形成。
整個龍氣洪流;一絲絲卑微細小的氣機融入洪流;又緩慢的彙集到了少帝的身上而去。
“一旦登基;首先就是民心歸附。”
而這卑微細小的溪流;又沖刷著龍氣裡相對沉靜的部分;這就是官員、士大夫、軍隊、豪強的部分。
“而民心歸附後;又逼著官員和軍隊靠攏。”
一瞬間;葉青對氣運又有了一種深沉的瞭解;只見絲絲龍氣向著少帝而去;卻只有五分之一左右;並且因少帝年幼;根基太淺;而無法立刻消納。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對這句話;後人眾說紛紜;葉青卻再一次透過望氣深刻理解裡面的內涵。
少帝雖登基;年幼的他;卻下面空著;氣運不是憑空而來;是千萬臣民一絲絲投注而來。
有些臣民在觀望;這氣就不給;或少給;這甚至佔了大部分。
有些臣民已第一時間效忠;但由於少帝年幼;卻無法有效接受。
子承父業;靠的不是才能;是父蔭;是規矩;三年內不改弦易張;基本上就可完整接受遺留下來的基業;這就是“孝”。
要是三年內改了父之道;改弦易張;原本根基就不穩;這是自己拆自己的架子;只能說是自殺了。
少帝要是沒有何進這種有些腦洞的外戚;不引外兵入內;就算再有火拼;三年後;年十七的皇帝;就漸漸坐穩了帝位。
可惜;歷史沒有假如;葉青收回了目光;嘆著:“新帝登基;最是慷慨;因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地位。”
“這時最容易打動帝心;所以我們的行動要加快;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