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2/4 頁)
載還不多,但是趙揚看《三國演義》中,徐庶倒是一個鐵桿的“保皇派”,未想還真是這樣。
苦笑歸苦笑,趙揚也只得解釋道:“元直且聽我說,我並非是私鑄,恰好相反,因為董卓是反賊,而我關東軍則是義軍。現在董賊私鑄錢幣,難道讓我們去用反賊鑄的錢幣?而且,元直想必也應該見識聽說了,董賊為了牟取暴利,竟然將銅人銅鐘全部回爐,甚至將原來的五銖錢都破壞掉了,用來鑄一種小錢,大才五分,本來鑄一枚五銖錢的銅可以鑄十幾個小錢,你說商賈是按照朝廷的辦法繼續把小錢當五銖錢用還是直接用秤當青銅用??而且小錢邊角不磨,表面上連銘文都沒有,幾乎什麼人都能夠鑄造。我敢問元直,你說董賊鑄的是什麼?如果按照小錢的說法,幾乎就可以謀取十幾倍的暴利,但是這樣的後果呢??
現在平原距離董賊所在地還算遠,影響還算大,但是你看看司隸一帶,貨幣幾乎就沒有人敢用,物價急劇飆升不說,現在人民都把小錢用秤秤完後當青銅賣,穀物一斛竟然幾十萬錢!!許多人昨日還是億萬富翁,一夜之間,就成為貧民!!!如果現在我們不趕快採取措施,平原這幾年打下的基礎,很快就會動搖的。”
看見徐庶不說話了,趙揚又開口道:“我想做的是建立一個‘信用貨幣’制度。首先是以關東義軍的口號,宣佈小錢無效,這樣先穩定下局勢,隨後重新鑄造我漢朝通用貨幣五銖錢。而我說的‘信用貨幣’,則是為了進一步促進平原商業發展用的。以前我們買賣的時候,只有五銖錢一種貨幣,小宗商品還好,大宗的幾百萬錢,有多重?怎麼搬運??
所以平時大宗交易,我們只能夠用黃巾、玉石、珍珠等代替,但是這些東西的純度質地都不太恆定,多有偏差。我想除了五銖錢外,另外鑄造銀幣和金幣。為了避免私鑄起見,可以適當的按照金銀與銅的比值決定幣值。甚至說可以讓政府以一種憑證代替實際貨幣,這樣也能夠避免商人會因為攜帶過多現金而被‘不法之徒’打劫……”
除了這些,趙揚又給眾人詳細解釋了趙揚的構思,並且說明了好處。不過說實際,趙揚說的這一些,其實還是參照後來的“交子”,也就是再後來的“銀票”,只不過把錢莊由政府掌握罷了。而如果實行了“信用貨幣”制度,更是方便了稅收,幾乎和趙揚原來所在的21世紀的“發票”有異曲同工之處~~
除此之外,趙揚還提出了個人納稅制度。其實這個時代已經有了個人納稅制度,但是並非是後世的個人所得稅,而是人頭稅。
所以,趙揚提出的納稅制度是根據人均房屋面積來決定納稅金額的。
一方面來說,這個時代戰亂還是比較多的,城市必須依託城牆才能夠生存。而城牆多一米,這需要的石料就是很巨大的,所以這樣也能夠鼓勵別人減小住房面積,免得城中大片面積都是豪宅,碩大的土地,住人卻很少。另外也有助於讓平民住進城市,這樣一來在這個亂世中人民的生命財產有保證,第二也給城市提供勞動力。而趙揚頒佈的,可以有一個基本住房面積,在此之內的可以免納稅,超出了後按照層次不斷加高比例,和後世的個人所得稅的納稅標準差不多……
不過這個對於士族豪強來說還是有一些不利的,包括趙揚的幕僚有人反對有人中立,但是支援的人卻很少,這也看出個古代士族的階級性。
為此趙揚也只得讓步,給與了士族一些特權,比如恢復“士大夫免於刑”,也就是說任何刑法都不會用於士族身上。畢竟趙揚也屬於“士”這一範疇,不能夠總是“損己利人”啊~~~不過懲罰措施還是需要一點的,比如剝奪“政治權利”,不能夠再為官,放逐等等措施。趙揚的這個讓步看似無所謂,其實對於士族卻有莫大的好處,就有點象後世的那種公眾人士,名士則相當於明星,如果對他們用刑,他們可會記恨你一輩子的,名士嘛“名”士,名聲如果被敗壞完了,那還叫名士麼?……
至於豪強,他們大多數家族都有人為官或者就是靠經商起家的,趙揚的這一些命令本來對商人就是很有利的,尤其是提高商人的地位,趙揚還真不太相信這些豪強不會支援自己。
可惜趙揚不知道的是,在後來數次提高商人地位後。商人也改變了以前掙了錢就去買地這種習慣,也間接的抑制了土地兼併。
隨後則是大力的進行改革,包括教育模式,趙揚幾乎就是拒絕了儒學一家獨大的局面。除了儒學還有法學和經學,這一些學科在漢代還沒有完全禁止,所以阻力不大,唯一一個遇到阻力的是趙揚開辦了幾所雜院,專門教授機械、水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