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因為早年的蔡侯紙,紙張已經得到應用和認識。但是,蔡侯紙雖然也改進了,但是主要改進的原料來源,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但是縱使改進了,還是避免不了十分粗糙而且紙張十分黃,怎麼形容呢……似乎和後世在大街上吃菜餅時用的紙張差不多……
而且,這種紙張纖維也比較短,時間長了比較容易散,不耐儲存,質量也相差很大,厚度不一,但是因為工藝複雜,價格卻不菲。所以說,許多重要的檔案全部都是以竹簡抄寫。
要明白的是,東漢時期的官僚及士族階級已經很龐大了,用一句話就是擁有十分廣闊的市場……況且對於很多發明來說,也是備受士人所看不起的,如果要改進東西,恐怕只有在士人用品上下點功夫了。
其實,紙張的基本原理很簡單,步驟無非是要經過剪下、漚煮、打漿、懸浮、抄造、定型乾燥等基本操作。就是把紙張打碎了,漂白後加入一定的粘合劑和滑石粉,用絲布撈出曬乾就是了。可是說的簡單,但是具體流程趙揚也沒有見過,不過平原郡就有一個造紙作坊,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
作坊裡的工匠們見是幾個士族小孩,也不大在意,再加上趙揚給了些“意思”,也就愛理不理了……
“小奇,最近老往外跑,連老師也撂那裡了?”門外面傳來一個聲音
趙揚這幾天正好琢磨這弄出了第一批紙張,不過就是改進了一下流程,改進草料加以腐熟。腐熟後的紙纖維更短了,雖然看上去細膩多了,但是很容易碎,所以趙揚利用植物的一些粘液作為黏合劑,隨後再用水煮殺菌,不過煮完之後,紙張便黃了,所以趙揚又嘗試弄了一些漂白劑,這樣造出的紙張可以說是很好的了。
正好他父親又來了,於是手捧一沓給趙翼。
趙翼也是名士,對紙張也很瞭解,剛開始見到趙揚的動作,還不明白要幹什麼,等明白過來後卻愣了:這紙張也太白了,根本不像紙。
用手摸了一會子,也沒有想明白。還的趙揚跪的呲牙咧嘴的疼的直在心中罵趙翼。
說實在,趙翼也不是那一塊好料,人老實,但卻沒有什麼才能,沒有任官,所以家業也沒有什麼發展。他自己也很愛讀書,不過藏書中紙做的書卻不多,見到這個和絹一樣的紙,也就已經知道了它的價值。
在得到趙翼的肯定下,趙揚迅速建議趙翼在平原開了一家造紙作坊,順便接受了那個原來的造紙作坊,在趙揚稍微講解了一下道理後,那幾個有一些經驗的工匠立刻就明白了,所以很快就正式生產。
原來那些讀書人少用紙張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質量太差,不易儲存,價格不菲,雖然竹簡比較笨重,但是還比較耐儲存,不過在趙揚改進造紙後,迅速彌補了這一劣勢。相比之下,反而很有好處了。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個事情,士族們發現紙張質量上去了,價格卻下降了,而且又輕便,所以銷量立刻好了一些,在夏秋兩個季節能收入一百多萬錢。而且,這是因為春秋寒冷紙張無法制造,而且,這還只是在平原及其附近幾個郡的銷售量,可見其銷量好。
~~~~~~~~~~~~
初回大漢 第4章(。dushuhun。) 率領趙家奔小康
書香屋 更新時間:2010…3…6 17:05:24 本章(。dushuhun。)字數:2350
“把它給我使勁攪拌,快點快點!”趙揚對著手下幾個人喊道。面前幾個拿著大舀子的大漢“噢”了一聲,忙用手中的大舀子使勁的攪。趙揚捏起一點面前的白粉,用舌頭舔了一下,然後點點頭,抓了一把扔進面前正在被眾人攪和的大桶中。
大桶中的東西還冒著熱氣,眾人使勁的攪動,可是越攪越吃力,不一會就快攪不動了,趙揚見狀忙喊停。
隨後趙揚便叫人將桶中已經冷卻的東西倒一小半出來,正想叫人加入松香,忽然聽見外面一陣吵鬧。
“怎麼回事?”趙揚問。
趙揚剛開口,外面就突然跑進來一個家僕慌慌張張道:“不好了,不好了!少爺,魏家人又來找事了!”
“**!”趙揚一聽,頓時生氣大喊一聲:“別幹了,都拿好傢伙出去。”眾人一聽,齊應一聲,四下尋找棍子錘子等東西。然後一擁而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