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寂,勤練“天陰正氣”,有時沉於打坐,竟終夜不寢,不過這對他可是有益無害,反使他第二日精神更加充沛。
晨間,又須騎馬上學,當然那段時間即不能練武了,午後又獨個兒溜至這絕秘之處,偷習“靈蛇鞭法”與“伏魔三十六劍式”,並且晚飯後又得騰出時間來,苦修“開天神功。”
整日憶君這樣匆忙著,本應甚易引起父兄疑竇才對,還好因他向來任性慣了,調皮的花樣多的是,又因莊上有外強敵視,所以父兄也無精神注意到憶君可疑情形了。
憶君在這短短兩月中,不但學成“靈蛇鞭法”,且更從他步履中可覺出他“開天神功”
與“天陰正氣”竟也進境神速。
本來常人體質是絕不能將“開天神功”與“天陰正氣”同時練的,可是憶君根骨超然,雖然不能將“開天神功”與“天陰正氣”融合起來,一同使用,然而竟也能分別練習,不會在體內互相沖突。
憶君來時手中本攜著“青霞劍”,這時將寶劍一拋,扔在岩石上,隨著一抖手,一條金光灼灼靈鞭,已握於手中。
靈蛇鞭是由一種天下最毒之“金光碧線”蛇製成。這種絕毒生物,筋骨強硬,全身無鱗,披著一襲金色薄膜,此膜不但堅韌異常,且不畏任何寶刀,又輕柔易彎,作為兵器,繞以腰際,乍看與腰帶一般無二,實是極佳寶物,並且還有另一十分有用用途,只是憶君尚不知曉。
此“金色碧線”。長年蜇居深谷,絕不輕易露面,所謂天下能其名者少而又少,並且繁殖力極弱,百年也難得遇上一條,像憶君手中此條,也是當年玄機子巧合獲得,於是玄機子挖空其中蛇肉,纏以金絲,作成兵刃,傳給了“神行無蹤莊欣達。”
且說憶君抖開鞭式,雙手胸前一合,斜揮而出,只見赤日下金蛇亂動,正是“靈蛇鞭法”中起式“玉女分錦”。
其實鳳霞給億君絹冊“靈蛇鞭法”中,可說包羅天下鞭法精髓,“靈蛇四十九式”只是其中一套能連貫使用之一部分,因為此鞭為金蛇鞭,故才稱此絹冊為“靈蛇鞭法”,所以憶君頭一式“玉女分錦”並非不屬於靈蛇鞭法之內。
憶君使開鞭式,只見翻翻滾滾,漫天金光包著一個晃動小身形,來回飛馳,耀目鞭氣真可與日月爭輝。
憶君身形愈轉愈快,足下“凌宵步”踩得毫釐不差,真稱得上鴻燕翩翔,不但上下如電閃,並且地上竟點塵不驚,這份功力,這份輕功,江湖已不多見。
憶君使得興起,驀然嘬口長嘯,一隻鞭指東掃西,腦中假想敵人攻擊部位,思考應用何招對付,只見他奇招迭出,鞭影金光如煙如霧,其中千變萬化——“靈蛇反捲”,“靈蛇出信”,“靈蛇繞頸”三招連式而出,一氣呵成,其間真可稱間不容髮,天下任何派高手見之,恐也得慨然而贊,自認不如。
憶君身形一幌,驀然停住,右鞭左手緩緩從胸揮出,仍是起手式“玉女分錦”作為結束,只見他一條微顫金鞭,看似輕柔地劈向巖壁,突然“拍地一聲,堅硬的岩石上,竟被他抽出一條鞭痕。
憶君滿意地走上去摸摸自己傑作,雖較之師祖“公孫惠龍”與“白髮婆婆”打鬥所留下的痕跡,淺了許多,然也比前數日進步多了。
憶君收起金鞭,默默坐下調息一陣,“開天神功”已緩緩執行體內,憶君但覺一股陽剛之氣從丹回升起,順著脈胳衝突流轉,立刻他面泛紅光,豆大汗珠從額際滲出,一口真氣似乎欲突破天頂而出。
憶君待真氣執行一週.驀地開聲“嘿!”,功力已達四梢,只見他左手提著劍訣,右手一招一式比劃起“伏魔三十六劍式”。
“伏魔三十六劍式”乍看似緩似慢,實卻是周嚴密織,面面顧到,無論多少人從四周攻去,都能憑一招將之擋回,憶君尚未能透悉個別神髓,只見他想想停停比劃著,偶爾也懸手半天,凝神思考著。
且不說憶君獨個兒在掛月峰上苦練絕技,在峰下巡曲馳道上,此時正有一騎飛快向古氏牧場奔來,馬上坐著個白髮飄飄,仙風道骨的全真道士,背上斜插柄長劍,從跨下坐騎,口沫橫飛的模樣看來,至少他已長奔了一天。
那老道者一襲黑色道袍,神光炯炯之雙目中露出過多的焦灼,漸漸地已行近古氏牧場。
來人不住催促從下加快,直至看到路旁古氏牧場標記,似乎才鬆口氣,取出塊汗巾,抹了抹頰上汗漬。
這時他感嘆地說道:“終算到了盡頭,唉!不知秋弟最近可又蒼老些嗎?還有君兒不知長得多大了?”
隨即微微一笑,一線依戀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