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江南(第2/5 頁)
可能變成一個聲音。
姜姬其實已經習慣耳邊吵吵鬧鬧的了,只是等黃公和徐公去後,她還需要豎立兩個如此的標杆,好能把這些亂糟糟的聲音“管起來”。
在徐公的繼任者上,她圈定的兩個備選者是白哥和毛昭。她本來以為毛昭會更有希望,因為他顯然比白哥更實幹;但事實上現在是白哥的聲望比他更高!
因為白哥身上有天然的徐家標籤。
但除此之外,她覺得另一個原因是……白哥長得比毛昭更好看。
這就真的是天生的才能了。
哪怕徐公和黃松年現在都九十多了,也都是美爺爺,儀態風姿都是同輩中最出眾的,哪怕跟年輕的比——只要跳過風迎燕,沒有第二個人能比他們風采更好。
她有一次好奇的問徐青焰,徐公以前是不是也挺好看的?
徐青焰悄悄告訴她,以前寫徐公的許多文章都會贊他“美”。
“美……”姜姬深刻地點了點頭。
至於黃公的繼任者,倒是不太好找。直到她得知風迎燕和王姻拜黃公為師。
黃松年還都收下了。
正式祭拜天地神明的那種收徒,基本就跟白哥一樣,從此親爹不是親爹,師父不是親爹,勝似親爹。
風迎燕比較光棍,到現在都沒有娶過妻。拜黃公為師後,立刻就娶了黃公的族孫女為妻。眼看著是打算複製白哥的成功路了。
王姻早有妻室,妻妾收了一大堆,還都是鳳凰臺小世家之女。這也是他名聲上的“瑕疵”之一。
實在是看起來太不好看了,過於急色。
但拜入黃公門下後,他沒有休妻,沒有想再娶黃公家的女孩子。結果反倒是吹了一波美名:不忘舊人。
這是何等的美德啊!
於是,以前的缺點現在變成了優點。
至於最後到底是風迎燕和王姻誰來接黃公的班,姜姬覺得這還需要再看一看。
天啟九年,姜姬正式在各式公文中改紀字為魯字,改稱商。她自稱朕,往下各地公文一體更改,各地全部改用魯律。
江北有人名靈鹿,自稱段姓人,揭旗而反,從者眾。三月後,其人斷命於一泉水旁,後此地稱鹿泉。
江北,和山。
李禿——這是他在這裡的名字。
他坐在那裡,靜靜的擦拭手中的劍。這柄劍還是他幼年在濱河的家裡時,由名匠親手打造。
可惜他現在已經不能再回濱河了。
“不要攔我!”一個高壯的漢子從門口闖進來,“大哥!”
“叫他進來。”李禿說。
大漢大步進來,氣得鼻孔外翻噴氣。但真站到李禿面前了,對著這個一輩子的大哥,主帥,哪怕落魄了也沒有拋棄他們的主將,大漢的氣勢慢慢的就落下去了,也不敢真的放肆。
最後他站在李禿面前大哭起來,“大哥!你為何要去幫那惡婦!”
李禿放下劍,嘆了口氣,“天下已經太平了。我不想再橫生事端。”
大漢哭道:“大哥難道不想回家嗎?”
回家鄉?
當然,他做夢都想。
李禿陷入回憶中,半晌才問大漢:“家裡現在不好嗎?”
大漢低頭說:“好!我想回家!大哥,我們把濱河再奪回來吧!”
李禿:“你覺得家裡現在好,為什麼又要去打它嗎?”
大漢說不清這個道理,最後只蹦出來一句:“可現在濱河不是大哥的啊!”
李禿嘆氣:“……以前濱河在李家手中時,有沒有像現在這麼好呢。”
只是短短三年,百姓們已經忘了過去的戰火了。家家戶戶一到吃飯的時候,村裡就升起一道道炊煙。
小兒在田間地頭奔跑,田裡勞作的仍是婦人居多,但她們不再面露愁苦,一架架水車,一艘艘水犁,讓地裡能種下更多的糧食。
耕種所收,官衙不取分毫。
沒有人頭稅,沒有田稅。百姓們安居樂業。
大漢以前就是貧家男子,他的爺爺、奶奶就是餓死的。他從來沒見過能吃得肥頭大耳的小孩子,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四肢細瘦,只有一顆大腦袋和一個大肚子。
他說不過李禿,最後只能走了。
但半日後,另一個人來了。
李禿嘆了口氣,知道這個人不好對付。
於是祭出手段來,先談天,談地,談詩歌,談情懷,然後上酒上菜,灌酒推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