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第1/3 頁)
一切準備停當之後, 桓容一行在廣陵登船, 沿水路返回建康。
郗融乘船隨駕至京口,其後向桓容告辭,登岸返回治所。
分別之前,桓容特賜竹簡四卷, 輿圖一幅, 笑言:“如郗將軍能將此圖繪全, 朕將不勝欣慰。”
郗融鄭重接過御賜之物,謝過皇恩。待船隊走遠, 方才展開竹簡輿圖。
竹簡併無太多稀奇,輿圖則不然。
郗融赫然發現,圖上所繪竟是徐、青、兗、幽四州,不只包括桓漢的州郡, 更延伸至北邊的郡縣。
看到輿圖上空白的一角, 郗融心頭一動, 眉心微蹙, 不敢馬上斷定,桓容話中究竟有幾層意思。
思量桓容話中所言,更像是在暗示他機會成熟,可以大舉派兵北上, 乾脆利落的拿下對面幾處郡縣, 補全圖上空白。
明白這是天賜良機, 郗融仍有幾分拿不定主意。
如果派兵, 勢必要過幽州。那裡是潛邸所在, 沒有明旨,郗融真不敢輕易做出決斷。
換成郗超,遇到這樣的機會,必定是另外一種想法。
可惜的是,比起兄長,郗融始終求穩為上,寧可不要這份功勞,也要將事情弄個清楚明白,才會邁出重要的一步。
這樣的性格,平時沒有太大關礙,反而有不小的好處。遇上戰事,卻往往會錯過最佳戰機。
官船上,桓容閒坐無聊,信步走上船頭,迎河風而立,雙眼微閉,許久不動,長袖衣襬隨風颯颯作響。
未幾,郗超走到桓容身側,恭敬道:“陛下眷顧郗氏,臣無以為報,唯肝腦塗地、鞠躬盡瘁而已。”
桓容轉過頭,臉上沒有半點驚訝。
“景興明白朕之意?”
“回陛下,臣也是思量許久,方才徹底明白。”郗超實話實說。見桓容挑眉,不禁笑道,“陛下有意北地,怕不是一天兩天。之前沒有動手,不過時機未能成熟。去歲今歲,各州稻麥皆大熟,從軍青壯愈多。”
話到這裡,郗超緩緩收起笑容,神情變得嚴肅。
“相比之下,北地連年天災,田畝歉收乃至絕收。又遇青、並、幽三州叛亂,長安國庫見底,秦帝民心盡喪,諸豪強縱然不反,亦不會如臂指使,甘願聽其調命。”
“秦帝年過耳順,諸子俱已經成年,長孫亦已外傅。然遲遲不立皇太子,更使得人心浮動。”
“臣以為,經唐公洛之事,後患已然埋下。遇有風吹草動,知朝廷有秋後算賬之意,哪怕沒有切實的證據,青、並、幽三州也會舉兵再反,再次掀起戰事。”
“不提北地豪強,秦氏諸子中,秦玄愔掌控虎狼之師,手下鐵騎過萬,又有民心為基,最有可能自立。”
“如其舉兵,無論長安如何應對,敗局早已註定。”
依郗超之見,秦璟自立難言是好是壞。
戰火燃起,北地必生亂象,人心不穩,百姓流離失所,最利於桓漢大軍出征。
然而,一旦秦玄愔速戰速決,不等桓漢大軍北上,即以最快的速度奪取長安,登基建制,政權之牢固必定超過秦策。屆時,再想攻下長安就不是那麼容易。稍有不慎,甚至會被反噬。
想要把握戰局,進兵必須快!
對以戰車和步卒為主的桓漢大軍來說,想要在速度上贏過秦璟率領的騎兵,確有不小的困難。
要彌補這個缺憾,佔據先機十分重要。
桓容賜郗融竹簡輿圖,並在話中暗示,如機會成熟,大可取邊界州縣。郗超和賈秉私下商議過,都是持肯定態度。
邊州刺使派兵,大可以歸入邊界-摩-擦。長安生怒,建康有充裕的時間扯皮。
只要秦策沒有下決心,打算一戰定天下,建康就能不斷蠶食邊界郡縣。即使土地拿不到多少,人口仍可以大量爭取。
最直觀的條件:北地缺糧,又剛剛經歷過戰火,流民成風。南地連續兩年稻麥大熟,有足夠的糧食接濟這些災民。
秦兵阻攔?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兩國邊界線貫通東西,兵力有限,不可能全部堵死,沒有半點缺口。桓漢無需派兵,只需在靠近邊界的郡縣架鍋煮粥,稻香和熱氣就能引來眾多邊民。
事實上,現任的幽州刺使經過考量,正開始採用類似舉措,並寫成條陳,派人飛送至桓容手中。
看到熟悉的字跡,桓容不免失笑:“仲仁知我。”
荀宥在條陳中寫明,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