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第2/3 頁)
紅利,順帶著震懾豪強,收服民心。此後是否繼續西行,端看天子旨意。
總的說來,大軍至少要休整數月。如果王獻之想探望家人,可以向天子請旨。
“高昌壁仍在,獨不見昔日強軍。”
西漢時,朝廷派軍屯田於此,築壘臺,逐漸興起城鎮。
經東漢末年戰亂,五胡亂華,高昌之地先後被前涼、張涼和氐秦所據。桓石虔和謝玄等率兵西征,逐走盤踞此地的氐人,重奪高昌壁,民心卻難以恢復。
三人心知肚明,想要徹底收攏民心,將此地完全納入版圖,還有不短的路要走。
漢軍顯現出的強勢,以及西域商路恢復後,沿途城鎮展現出的繁榮,吸引了越來越多困在西域的流民,以及生計艱難的弱小部落。
不提遁入漠北的柔然,只言臨近的吐谷渾,起初還覺得這種情況不錯,西域繁榮,自己也能得不小的好處。加上漢軍佔下隴西等地,避免國境和秦國接壤,今後的日子能過得相對安穩。
可時間長了,吐谷渾逐漸發現事情不對。
本該過境的商隊,七成以上轉道姑臧,連國內的商人都掉頭向北。邊境的部落出現不穩,尤其是隨著氐秦國破依附來的小部落,此時紛紛生出二心,有舉部遷移的跡象。
如果這還不能引起警惕,那麼,早在吐谷渾尚未建國時,就隨初代首領西遷的拓跋鮮卑部都開始搖擺,那問題就變得相當嚴重。
吐谷渾王闢奚年事雖高,腦袋卻不糊塗。
正相反,能在氐秦和張涼之間左右逢源,甚至同東晉朝廷關係不錯,可見他的謀略圓滑以及能屈能伸。
如今的情況正逼近他能承受的底線。
人心動搖,難保漢兵不會趁虛而入。與其等到對方動手,不如提前封-鎖邊境,既能截斷生出外心的部落,一個個收拾,也能展示出吐谷渾的實力,讓對方生出忌憚。
想法固然不錯,奈何委任之人欠妥。
闢奚年過耳順,以時下人的平均壽命計算,已經算是長壽。固然政治經驗豐富、行事手段老辣,精力終歸差上許多,不比年輕之時。
故而,同群臣商議之後,制定出相對完善的計劃,卻不可能親自帶兵,只能將重任交託給自己的兒子。
闢奚有十一個兒子,三個沒能長到六歲,早早夭折,剩下的八個,五個已經成年,各個強悍勇武,尤其是長子和次子,憑蠻力能舉起壯牛。
無奈的是,幾個兒子強壯歸強壯,偏偏都沒有腦子。
即剛愎自用,又愛聽好話。凡是合乎心意的奉承,一概採納,想都不會多想;不合心意的,尤其是逆耳忠言,全部拋之腦後,完全是理都不理。
這兩種特質結合在一起,造成的後果很是嚴重,兩人常被身邊人說動,說動之後就一意孤行,不管好壞,壓根聽不進別人的勸說。
將事情交給他們,闢奚很不放心。可交給旁人,他更不放心。隨祖先遷移的拓跋部都心生-叛-意,開始搖擺不定,除了親生兒子,還有誰能夠相信?
左右衡量之後,闢奚終於將事情委託長子,在他出發之前,特地召到身前,苦口婆心,千叮嚀萬囑咐,務必要按照計劃行事,身邊的人如何攛掇都不能改變計劃,更不能生出他意。
大王子答應得十分痛快,臨到要執行時,又被身邊人說動,突然間變卦。
闢奚擔心的事終於發生。
受到身邊謀士影響,大王子決定借這個難得的機會,徹底掌握兵權,壓服幾個兄弟。
“大王年事已高,王子身為長子,理當繼承王位。”
聽到“王位”兩字,大王子心頭火熱,完全控制不住對權力的渴望。
親爹的告誡被拋到腦後,對失敗後的結果更是想都沒想。
大王子手掌虎符,悍然調集軍隊,將封鎖邊境的命令改為叩邊犯境。趁漢軍兵少,悍然出兵襲擊,殺死守衛邊境的將兵幾十人,搶得皮甲數套、兵器若干,併入村莊和邊界城鎮大肆劫掠,搶走財物牲畜不說,更劫掠不少人口。
梁州刺使聞訊大怒,立即調集州兵、徵召青壯,並第一時間上表天子。
他知道聖駕巡狩,正往西行,表書中言吐谷渾叩邊,請朝廷增發兵餉,遇戰事擴大,請從荊州和益州調兵。
除此之外,更在表書中陳明,吐谷渾叩邊,漢中之地不太平,姑臧等地想必也會收縮城防。陛下萬金之軀,不可以身犯險。
簡言之,吐谷渾腦袋犯抽,在邊界亮刀子,一陣喊打喊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