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第1/4 頁)
寧康元年,五月,東晉朝廷仍為太后攝政一事吵嚷不休,始終未能做出決斷。
朝堂之上,旗幟鮮明的分成兩派。
以太原王氏、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為首的建康士族堅持天子年少,理應由太后臨朝攝政。郗愔意見相反,聯合部分武將和前者針鋒相對。
位於權力邊緣的吳姓士族態度模糊,投向桓氏的文武官員時而站到王謝士族一邊,時而又為郗刺使搖旗吶喊,使得情勢更亂。
次數多了,爭執的雙方終於明白,這些人壓根沒想過幫自己,甚至連騎牆派都不是,分明就是在推波助瀾、火上添油,生怕事情鬧得不夠大。
可就算知道這些朝官和其背後人的目的,王謝士族和郗愔也不可能握手言和,更不可能在短期內達成一致,就此你好我好大家好。
雙方爭奪是朝堂權利,矛盾實難調和。
王謝士族希望推出太后平衡朝堂,即使仍要被郗愔壓制,好歹有了部分話語權,不會如先前一般完全處於劣勢。
郗愔則不然。
遺詔寫明,他乃先帝親命的顧命大臣,有“行周公故事”之權。說白了,只要不順心,完全可以將司馬曜廢掉。但是,牽扯上太后,事情就不會這麼簡單。
最簡單的道理,天子可以廢,皇后可以廢,沒聽說太后可以廢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挑-撥”,讓臺城內部生亂,無暇顧及前朝。
臺城中有兩位太后,褚太后和王太后。
論政治經驗,褚太后遠遠勝過王太后。奈何後者輩分更高,已將臺城權利牢牢握於掌中,更將褚太后移到偏殿,整日與道經為伍,自天子登基大典之後,幾乎沒在人前露面。
縱然想派人挑-撥,也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如果被士族眼線窺到,就此抓住把柄,更是一樁麻煩。
計策無法實行,郗刺使乾脆心一橫,不玩虛的,直接以實力碾壓。
自四月末至五月,郗愔連向京口下了兩道調兵令,交代郗融掌管政軍,命劉牢之率領一千五百甲士趕奔建康,抵達後在城外五里紮營,擺開營盤,向建康亮出肌肉。
謀略高了不起?佔據輿論制高點就能成事?
完全是笑話!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舌燦蓮花也是白搭。
軍隊抵達後,郗刺使連續兩日未上朝,直接宿在營中。此舉鬧得朝堂上下人心惶惶,眾人這才想起,郗愔入朝輔政不假,手中可還牢牢握著北府軍!
他是當朝名士,同樣是一方權臣!
桓大司馬在時,猶對他忌憚三分。臨終不忘叮囑桓衝,不要輕易同郗方回起衝突,以免釀成大禍,結局不好收拾。
如今因太后攝政一事,建康士族死咬不放,終於觸到郗使君的逆鱗。
“道理”說不通?
簡單。
直接亮兵刃,用實力說話!
就在這個關頭,王太后做出了歷史上褚太后一樣的選擇,派宦者明告朝中,先帝臨終有命,大司馬溫、平北將軍愔依周公居攝故事,家國事一應稟於兩人,無需問於長樂宮。
翻譯過來,按照司馬昱臨終交代,朝堂上的事交給桓溫和郗愔決斷,天子繼續做擺設,太后更不打算隨便攙和。
建康士族能和他們爭,爭贏了算是有本事,利益自己留著,臺城不求任何好處。爭輸了激怒對方,最好自己受著,別拉咱們這“孤兒寡母”下水。
事情至此,王太后明擺著要-抽-身-而出,褚太后想插手也沒有辦法;司馬曜樂得朝中生亂,無人追問金印下落;司馬道子輕易不入臺城,整日留在府中,等著許他前往封地的詔令。
涉及到“朝堂權柄”爭奪,晉室反倒置身事外,做壁上觀,不得不令人唏噓。可見皇權衰落到何等地步。
太后和天子-抽-身,建康士族不想輕易讓步,唯有硬著頭皮自己上。
郗愔連續五日不上朝,風雨欲來,局勢似繃緊的弦,一旦掙斷,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桓大司馬尚在,郗方回八成不會輕易起刀兵。如今桓大司馬已去,桓氏的態度很是微妙,送去幾封私信沒有迴音,送去官文又含糊其辭,九成不用指望。
實在被逼得沒辦法,謝安和王坦之不得不親赴城外大營,和郗愔敞開做一回深談。
王獻之和王彪之自然同行。
不過,比起謝安和王坦之的惴惴不安,兩人面上凝重,心中卻是一派輕鬆。無他,桓容遣人送來書信,無論建康亂與不亂,琅琊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