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在昏暗的環境中,安靜地睡眠,人的元神才能如長明燈般清淨。
當然,也有不點燈就不能入睡的人,但即使如此,也不能讓燈光直接照射人的眼睛,否則將無法入睡。因為人體對燈光最明顯的反應在眼睛。眼睛只有在黑暗中,或者夜晚自然的光線中,才能得到休息。如果夜晚點燈睡眠,人工光線對眼睛的刺激就會持續不斷,使得眼睛和睫狀肌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極易造成視網膜損害,影響視力。
另外,養生家也說,睡眠前不應大呼小叫,而應讓五臟像擱置起來的鐘磬一般,不經歷任何波動。因為多言傷氣,睡眠時閉口,可以阻止元氣外洩或者邪氣入侵,保持安靜、和順之體,平順正直的元氣,否則會出現面無血色的情況。
在現代醫學上,曹老先生的理論也得到了證實。睡眠是神經漸漸放鬆的過程,睡前大聲喊叫,容易刺激神經系統,阻礙神經系統平復,進而影響入眠。
相關連結
古代如何解決有燈而眠?
在古代,也有無燈無法入睡的人。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人們往往會用錫紙製作燈籠,並在燈籠的一邊開一個小視窗,以透出光亮,然後背對著放在床帳之外。這樣既可以在黑暗的夜晚中留下一絲光亮,但又不至於使光亮照到眼睛,影響睡眠。
養生課堂
經過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光與健康有密切的關係,科學家提出了“光健康”之說。一般說來,“光健康”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光必須滿足照明的要求;另一方面光也能對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如白色具有平復神經,使高血壓患者血壓降低的功用;藍色可減緩心律、調節平衡,具有消除緊張情緒的作用;紅色則會刺激神經,具有提升血壓、促進呼吸的功用。總之,冷色調的顏色,如米色、淺藍、淺灰等有利於安靜休息和消除疲勞,而紅色、黃色、橙色能使人精神興奮,振奮精神。因此,夜晚睡眠時選擇燈光,應遵從以下規則:
◇工作時燈光最好選擇明亮的,有助於刺激神經,提高工作效率。
◇睡眠時燈光最好調至昏暗,有助於神經系統的平復,儘快入眠。
◇睡眠時,燈光色彩應以冷色調為主,有利於安靜休息,切忌選擇明亮的或暖色調的燈光,以免刺激神經,影響睡眠質量。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安寢:好睡眠是好身體之本(7)
光線除了對睡眠質量的影響外,還對人體健康有非常大的危害,尤其是不合理的照明工具、不恰當的照明方式等。據研究發現,長時間在燈光下工作,會降低人體對鈣質的吸收,而且過於強烈的照射,還會影響身體細胞的不正常生長,導致正常細胞死亡,應格外注意。
另外,要想獲得一個好的睡眠,睡前的心理準備也必不可少。睡眠是心理、神經逐漸趨向平靜的過程,而睡前大喊大叫無疑會波及情緒,促使情緒興奮,進而影響睡眠。因此,每日睡眠前,最好保持安靜,讓自己冥想片刻,以幫助神經平復。
7。 好睡眠需要凍首暖腹
頭為諸陽之首。《攝生要論》曰:冬宜凍腦。又曰:臥不覆首。有作睡帽者,放空其頂即凍腦之意。終嫌太熱,用輕紗包額,如婦人包頭式,或狹或寬,可趁天時,亦惟意所適。
腹為五臟之總,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虛弱,更宜加意暖之,辦兜肚,將蘄艾搥軟鋪勻,蒙以絲綿,細針密行,勿令散亂成塊,夜臥必需,居常亦不可輕脫;又有以薑桂及麝諸藥裝入,可治腹作冷痛。段成式詩云:見說自能裁衵肚,不知誰更著峭頭。注:衵肚,即今之兜肚。
兜肚外再加肚束,腹不嫌過暖也。《古今注》謂之腰彩,有似婦人襪胸,寬約七八寸,帶系之,前護腹,旁護腰,後護命門,取益良多,不特臥時需之,亦有以溫暖藥裝入者。
中醫經絡說中,頭部是十二經絡中手三陽經和足三陽經的彙集之地,對身體健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陽經,又稱陽脈,是經脈中陽性屬者,是維持人體活動的重要經脈。鑑於陽經、頭部對身體的重要性,曹老先生說,睡眠時不要矇頭,即使是冬天也應讓頭部晾於被外。不管曹老先生是基於何種理由,提出了“冬宜凍首”之說,但從現代醫學來看,這是非常準確的。
人之所以能夠獲得生命,完全取決於一呼一吸的吐故納新,而氧氣就是吐故納新的第一需要。人體在每分每秒都在吸入氧氣,撥出二氧化碳,只有血液吸入了氧氣,才能分解進食的營養物質,也才能將營養物質轉化成能量,供給各個組織器官。缺少氧氣,人體會發生器質性病變,進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