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到美國。後來有人為他寫了《盧斯和他的帝國》一書。這位作者在書中寫道:“1914年—1918年之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格局。戰後奧匈帝國瓦解,紅色的共產黨蘇聯政權在崛起。從此,在輸出革命的口號和世界革命理想的激勵下,支援或反對這一紅色政權的態度,幾乎成了所有國家和地區衝突必不可少的背景,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在全世界無產階級一致公認的革命導師列寧的政治版圖裡,中國革命是全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與當時全國最著名的學府北京大學不無關係。
民國後的北京大學校長是著名的蔡元培先生。他是同盟會的成員,原反清的“光復會”創始人之一。在他主持下的北京大學在學術上堅持“相容幷包”的原則,很開放,很民主,這就為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學說傳入中國提供了立足之地。
當時在全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中頗有影響的《新青年》雜誌從上海遷到北京,其編委都是北京大學的著名教授。主編陳獨秀和編委李大釗更是左翼的領軍人物。這些著名教授都是馬克思主義的擁護者。
1918年,陳獨秀、李大釗與來往甚為密切的北大教授張申府聯手創辦了《每週評論》,宣傳馬克思主義。這份雜誌後來被認為是新文化運動的工人運動由文化啟蒙轉向政治救亡的標誌。在當時許多熱情的愛國者看來政治比學術更為重要。
正因為如此,在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中國的知識分子從當時傳進中國的五花八門的主義中,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1919年“五四運動”後的7月1日,由李大釗、曾留德的音樂大師王光祈等人發起,在北京成立了少年中國學會。不久,李大釗在此基礎上組織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其成員大多是“五四運動”中學生的領袖人物,如北京大學的張國燾、張太雷、鄧中夏、劉仁靜、羅章龍等。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迅速傳播。隨後,一批早期的馬克思主義擁護者便開始籌劃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
1920年2月,陳獨秀為躲避北洋政府的搜捕,由李大釗陪同秘密離開北京前往天津,準備由天津乘船去上海。途中,兩人商討了建黨事宜,決定同時在南方和北方進行建黨的準備工作。這就是後來史學家所稱的“南陳北李,相約建黨”。
同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立,並推舉陳獨秀為黨的總書記。
10月,李大釗繼陳獨秀之後在北京成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張國燾、鄧中夏、張太雷、劉仁靜、羅章龍等為其主要成員。
據當時與李大釗一起在北京籌建共產黨組織的張申府回憶說:“關於黨的名稱叫什麼,是叫社會黨還是叫共產黨,在上海的陳獨秀自己不能決定,就寫信給我,並要我告訴李守常(即李大釗)。我和守常研究,就叫共產黨——我們回信了。”
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一開始不稱“組”而是叫上海共產黨,它的機關刊物也叫《共產黨》。
這之後,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積極聯絡,在全國各地籌建其他地方的共產主義小組,還制定了《中國共產黨宣言》。
1926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三週年紀念日,《共產黨》月刊在創刊號首頁的“短言”中,發表了在中國建立共產黨的主張。刊物上既無編輯部地址,也無印刷、發行單位,所有文章的作者或譯者都用筆名而不署真名,使人一看便知是本秘密刊物,然而卻又以“共產黨月刊社”的名義在《新青年》雜誌上刊登廣告,公開亮出了“共產黨”的旗幟。
繼上海、北京之後,在長沙、武漢、濟南、廣州以及留日、留法留學生中先後都組建起了共產主義小組。後來由這八個共產主義小組發起組建了中國共產黨。 。。
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2)
早在1920年4月,共產國際遠東局便派出使者到中國幫助籌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使者是維金斯基,他的中文名字為吳庭康,有時使用“魏琴”的筆名。
維金斯基來華前早與北京的李大釗建立了聯絡,並透過李大釗與陳獨秀也建立了聯絡。他來中國,除了幫助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籌建中國共產黨外,還肩負著另一項使命,拜會列寧的老朋友孫中山。
此時,孫中山領導國民黨繼續革命,其中的一個重大的行動是決定首先打倒把持南方軍政府的桂系軍閥,奪回廣東這塊民主革命鬥爭的根據地。孫中山把實現這一計劃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他用全力培植起來的當時駐福建南部漳州的 “援閩”粵軍,期望這支軍隊開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