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陳炯明炮轟粵秀樓
肩負著實現“國共合作”重任的馬林,萬萬沒想到在他離開中國回莫斯科途中,被共產國際寄以厚望的孫中山在事業上又一次遭到嚴重挫折,國民黨廣州政府政局風雲突變,曾被孫中山稱為可靠的“愛國將領”、身任國民黨廣東省省長、粵軍總司令、大本營陸軍部長的陳炯明,拒絕接濟孫中山軍械,公開反對孫中山向北洋政府北伐,並於1922年3月,喪心病狂地暗殺了積極支援孫中山北伐的粵軍參謀長兼第一師師長鄧鏗,迫使孫中山不得不回師韶關,改道北伐。孫中山一怒之下下令免去陳炯明的所有職務,可是手握實權的陳炯明早已不把孫中山放在眼裡,他索性假戲真做,於1922年4月21日晚在省署召開緊急會議宣佈下野,帶領隨從退居惠州西湖百花洲,又命令在廣州的陳家軍在石門、虎門一帶佈防,密電新任粵軍參謀長葉舉帶領50個營火速趕回廣州。陳炯明對孫中山的反叛表面化了。孫中山於5月17日,派當時擔任廣州政府陸軍總長的程潛以及內政總長居正(他們都是老同盟會會員、國民黨的###),前往惠州百花洲勸諭陳炯明,陳炯明假意答應程潛、居正的要求,表示服從孫中山的指揮,但在他們走後卻加緊籌劃政變。5月18日,葉舉率部進駐廣州白雲山。6月13日,北洋政府的“總統”換上直係軍閥曹錕、吳佩孚的傀儡黎元洪,吳佩孚密許陳炯明以兩廣巡閱使的職位,誘其叛變革命。陳炯明認為發動政變的時機已到,14日,假意電邀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廖仲愷來惠州,廖甫抵石龍即被扣留,旋被押送到石井兵工廠監禁,接著陳密示部屬於16日清晨2時發動武裝叛亂,以4000人圍攻總統府,並炮轟孫中山在觀音山住所粵秀樓。孫中山在叛軍向粵秀樓開進時在警衛團營長葉挺掩護下,匆匆逃到停泊在長堤天寧碼頭附近的寶壁軍艦上避難。他的許多著述手稿及同列寧通電、通訊的底稿和其他來往函電倉促中遭到譭棄。孫中山毫不示弱於陳炯明,即在軍艦上手擬電稿,號召各軍討平陳逆。稍後,他移駐永翔號軍艦。當天下午,宋慶齡冒著密集的炮火也出了總統府,並於次日晨轉赴黃埔與孫中山會合。17日孫中山轉登永豐艦(後改名為“中山”號),召集艦隊官兵,號召###叛逆,決定“由艦隊先發炮,攻擊在省叛軍,以示正義之不屈,政府威信之猶在”。他率領海軍各艦向大沙頭、沙河、觀音山等處射擊,叛軍紛紛逃竄。但因魏幫平所部旅長陳辛甫受叛軍收買,未能遵照孫中山的命令策應海軍,以致失去平叛時機。6月19日,他只好電令李烈鈞、許崇智等入贛的北伐部隊迅速班師回粵平叛,孫中山也只好隨艦移動於珠江上等待時機。
陳炯明得到英帝國主義的幫助,在軍事力量對比中佔有優勢,同時又使用金錢收買海軍,致使海圻、深深、肇和三隻大型軍艦悄悄開走。而回師的北伐軍,從7月10日到29日與叛軍激戰於韶關和翁源一帶,因長期征戰,疲憊不堪,彈糧供給困難,在陳炯明和直係軍閥的前後夾攻下,遭受重大挫折,不得不分途向江西、湖南邊境退卻。孫中山聞知北伐軍回師失利,孤軍無援,自己留在海上於事無補,決定離粵赴滬。1922年8月9日下午,他懷著無可奈何的沉重心情,乘英艦“摩軒號”經香港,於8月18日到達上海。他的第二次護法運動又失敗了。孫中山又一次陷入徬徨苦悶之中,第二次護法運動的失敗是他革命征途上極端困難的時刻,是他一生中所遭受的最慘重的一次失敗。他過去的歷次失敗皆是失敗於敵人,而這次失敗,“禍患於肘腋,干戈於肺腑”,相從十餘年的部屬,竟要置他於死地。
就在這個時候,國際友人和中國的工人階級分別向他伸出了真誠的友誼之手。
孫中山再次從廣州回到上海不幾天,中共中央總書記陳獨秀主動約見了國民黨上海總部負責人張繼,向他表示:陳炯明既已背叛革命,中國共產黨即與之斷絕關係。鄭重宣告中國共產黨將不因孫中山遭到挫折而改變與其合作的原有立場。張繼立即將此事速報孫中山。共產黨的誠意使身陷困境中的孫中山深受感動。
帶著共產國際對中共的訓令剛從莫斯科回到上海不久的馬林也主動上門再次會見孫中山。
馬林告訴孫中山,共產國際已作出決定,要中國共產黨人加入國民黨,並希望兩黨儘快建立合作關係,在中國掀起新的革命浪潮。孫中山很高興,當即表示願意為此作出努力。
馬林誠懇地勸告孫中山,不要靠軍事行動去收復廣州,而要以上海為基地開展群眾性的宣傳活動。
孫中山痛定思痛,回想起多次與共產國際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