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頁)
危急情況下,國民政府決定進行第二次東征。
9月28日,根據國民政府軍委會的命令,蔣介石出任東征軍總指揮,周恩來出任東征軍政治部主任。參與指揮的還有幾位蘇聯軍事顧問。
東征軍下轄有何應欽的第一縱隊,編有第1軍的1、3師和第2軍的1個團、歐陽駒指揮的吳鐵城旅等;李濟深的第二縱隊,編有第4軍的11師、張發奎部和另外3個團;程潛的第3縱隊,編有建國豫軍、建國贛軍、建國鄂軍等部。
10月1日下午,東征軍舉行誓師大會。是夜,第一次擔任全部軍事指揮重任的蔣介石,站在房頂,遙望明月,想起當年在粵軍被陳炯明排斥的情景,聯想到今天擔當剿滅陳逆的重任,不由感慨萬千。後來他回憶往事時,寫出了他當時的心情:“如此良夜而佳興索然,黨國危難,推吾一身當之,小子可不自勉!”
周恩來為保證第二次東征勝利更是煞費苦心。10月4日,在以周恩來為首的中###人的堅持下,蔣介石向全體東征軍官兵列舉了第一次東征期間部隊侵犯民眾利益的種種現象,明確制定了嚴格的紀律,要求東征軍在行動中嚴守軍紀,不得像舊軍隊那樣,胡作非為,欺壓百姓,違紀者斬!
此舉對於樹立新型軍隊形象,保證第二次東征勝利起到了很好作用。
10月6日,東征軍開始行動,先取陳炯明的老巢惠州。13日,兵臨惠州城下。
惠州古城,東面是山,三面是水,地理形勢易守難攻,據當地人稱,在自宋代以來數百年的戰亂中惠州從未被攻破過。防守惠州的是原粵軍著名的驍將楊坤如,手下共有5000人, 3000餘支槍。蔣介石決定強攻,他在1軍中組成了由650人參加的敢死隊,由杜從戎指揮。周恩來也命令第3師第71團黨代表、中###員蔣先雲組成以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為主力的另外一支攻堅敢死隊。
東征軍總司令蔣介石一聲令下,擔任主攻的黃埔軍第2師4團的勇士們以敢死隊為前驅,在一陣長號聲中從陣地躍起,向惠州城城牆猛撲過去。幾公里的戰線上,頓時響起連綿一片的槍炮聲和喊殺聲。第1軍野炮營在營長陳誠的指揮下,用山炮向城內轟擊。
一次次衝鋒被敵人打退,黃埔軍傷亡慘重:4團犧牲300多人,一線軍官幾乎傷亡殆盡!
4團團長劉堯宸大怒,拔出左輪手槍,大吼一聲,親自帶隊攻城,4團僅剩的全部人馬:預備隊、警衛排,前幾次衝鋒時倖存的人,都跟著劉堯宸,死命向城牆撲去。
不少人倒下去了。劉堯宸也倒下去了。
見此情景,師長何應欽急令4團撤出戰鬥,退往後方安置傷員,主攻任務由第7、第8兩個團來接替。
“不,我們不下去!”4團的隊伍裡忽然爆發出一聲霹靂般的聲音,“我們要為劉教官報仇!”
何應欽循聲望去,是3營3連連長陳明仁。
在黃埔一期裡,劉堯宸對陳明仁的賞識和陳明仁對劉堯宸的尊敬,是人所共知的事。從黃埔一期畢業後,陳明仁一直在劉堯宸手下當班長、排長、連長,這次攻打惠州,陳明仁從一開始就是敢死隊員之一。他手下的全連弟兄差不多死光了。劉堯宸重傷倒地後,陳明仁與陳賡等幾名敢死隊員在炮火和彈雨中,把他抬了回來。劉堯宸無力地望望自己最喜歡的學生,報給他最後一個微笑。
陳明仁單膝跪地,撫尸慟哭。
這時,他聽見了何應欽叫他們撤到後方的命令,立即像被侮辱似的叫了起來。
陳明仁放下劉堯宸的屍首,朝何應欽走來。血紅的雙眼透著森森的殺氣,緊攥的雙拳,高大的身材氣勢逼人。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次東征(2)
陳明仁走到何應欽面前,啪地行了一個正規的軍禮,手掌在帽沿邊足足停留了幾十秒鐘,充滿希望地望著他,充滿了悲壯的氣氛。何應欽幾乎要流下淚來。
陳明仁的手不放下。他沒說什麼,他已經用軍人的語言把他想說的都表達盡淨。在陳明仁敬禮的時候,4團還活著的300多條漢子全都聚集到陳明仁身後,肅立著。
何應欽不得不下命令:“陳明仁連長,請稍息!”
陳明仁依令稍息。
何應欽繼續下令:“我命令,黃埔第4團第1營、第2營,由陳明仁連長代理指揮,原地休整,隨時準備參加下次攻城!”
陳明仁二話不說,又打了個敬禮,轉身便去集合部隊。
只這一個交手,何應欽便滿心喜歡上了這個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