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
胡宗南道:“校長早已回來了。他專門派人叫我們來看你,我們還以為你快死了呢!”
賀衷寒道:“陳賡,這次你的功勞可立大了,校長對我們說:‘什麼是黃埔精神?陳賡就是黃埔精神!’”
陳賡救過蔣介石一命,蔣介石對此沒有忘記,雖說曾對陳賡的革命活動不滿,但在土地革命戰爭期間,陳賡作為中國工農紅軍師長,因叛徒出賣在上海被國民黨方面逮捕,蔣介石特批其可以“在衛兵陪伴下自由走動”。後來陳賡逃出了魔掌,在革命征程中終成為解放軍的縱隊司令,成為新中國的國防部副部長,這都是後話。
由於陳賡及時報信,東征軍的援軍很快到達,蔣介石即命令第1師、第3師、第11師合擊華陽之敵,終於擊退林虎部三萬餘眾,並在河婆地區消滅了洪兆麟部5000餘人。第二次東征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29日,東征軍又在華陽附近消滅洪兆麟殘部5000餘人;在羅經壩消滅林虎部4000餘人,佔領興寧。11月6日,收復汕頭,次日佔領饒平,陳炯明殘部逃往福建南部,東江地區全部克復。
11月8日,蔣介石和周恩來決定,派遣何應欽、程潛等人率軍入閩,消滅陳炯明殘部。12日,陳部被全部消滅。
第二次東征結束,何應欽出任潮汕地區綏靖公署主任。周恩來出任東江地區行政委員長。
東江平定後,國民政府又派朱培德出任南征軍總指揮,指揮第4軍第10師等部,掃蕩在10月間配合陳炯明進攻國民政府的鄧本殷部。鄧部被打敗後逃往海南島。次年2月,南征軍跨過瓊州海峽將其全部消滅。至此,廣東全省真正統一於國民政府。
從廣州革命政府第一階段的軍事戰績看,蔣介石確實以國民革命軍的奮戰和他自己的行為,奠定了他成為國民黨最高軍事首領的基礎。特別是第二次東征一戰使得蔣介石聲譽鵲起,成為報紙和街頭巷尾的主要話題,人們紛紛議論著這個浙江人在廣東的奮戰經歷。當時在廣州第一公園門口,掛著這樣一副對聯:“精衛填海,介石補天”。從中可看出當時廣州城裡的“蔣介石熱”。
蔣介石透過東征進一步充實了實力和考驗了他的子弟兵第1軍。工農子弟湧躍要求參軍參戰,成為第1軍的戰鬥骨幹;近萬名俘虜經過短期訓練後成為第1軍的兵源來源;幾十萬銀元和數千兩黃金的繳獲,難以計數的武器,相當一部分也歸第1軍所有,第1軍的後勤供應得到很大的加強。第二次東征雖說作戰辛苦,生活艱苦,傷亡慘重,但還是成為第1軍調整發展的重要契機。蔣介石在實力和威信同時增長的情況下,奪取國民黨最高領導權的時機逐漸成熟。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國民黨分裂與蔣介石地位上升(1)
在廣州革命政府的“容共”政策下,國民黨中的右派缺少想要的政治舞臺,因此他們陸續離開廣州,集中到北京,先後成立“國民黨海外同志衛黨同志會”、“國民黨護黨同志駐京辦事處”兩大組織,並於1925年3月8日合組為“國民黨同志俱樂部”,召開成立大會時有2000餘人參加,大部分為同盟會、中華革命黨、國民黨幾個時期中的失意政客、###分子和投機分子,他們集合起來共同進行分裂國民黨、破壞反帝反封建統一戰線的活動。
國民黨中央和廣州革命政府堅決回擊了右派的分裂活動。1925年3月10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發表宣告,開除了馮自由等320人的黨籍。右派們並沒有吸取教訓,停止分裂活動,反而針對廣州、上海地區興起的批判戴季陶右派理論的鬥爭,策劃起更大的行動。
廖仲愷被刺後,汪精衛、蔣介石聯合起來趕走了胡漢民,為控制國民黨中執會,減少反對力量,又將中執委林森、鄒魯派往北京,這樣反而加強了集結在北京的右派勢力,北京成為###中心。
不出毛澤東所料,當廣州革命形勢一派大好的時候,國民黨右派採取公開行動分裂國民黨。
1925年11月23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鄒魯、覃振、葉楚傖、沈定一、李烈鈞、邵元衝、石青陽、戴季陶,候補中執委茅祖權、傅汝霖及監察委員張繼、謝持,在北京西山碧雲寺召開非法的“一屆四中全會”。因為在西山召開,史稱“西山會議”。為表示他們的正統性,加強控訴國民黨左派、中共的“罪行”的效果,會議特意在孫中山遺體前進行,史稱“哭靈”。
西山會議把國民黨右派的政治主張公開化、系統化,落腳點是反對三大政策,立即和共產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