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等。
許崇智下轄各部粵軍約1萬人,黃埔軍校兩個教導團約2千人。
在中共和國民黨左派領導下,廣東地區的工農運動發展很快,廣大工農群眾的革命熱情分外高漲,他們積極參軍參戰支援前線作戰,成為東征的主要支援力量。右路軍的行動,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配合,所以進軍順利。
時至2月11日,右路軍以周恩來協助葉挺組建的以共產黨人為主的鐵甲車隊為前鋒,接連攻克東皖、石龍、平胡、深圳等地。對於右路軍的所戰皆捷,蔣介石十分得意,據說曾以詩言志,揮筆寫道:
親率三千子弟兵,
鳴鶴未靖此東征。
艱難革命成孤債,
揮到長空涕淚橫。
此詩真假難分,但文字粗糙,缺乏意境,不像一個率軍出征屢打勝仗的將軍所寫。
東征西路軍於2月14日包圍淡水。淡水距惠州城70裡左右,面積不大,陳炯明把它視為古城惠州的外圍陣地,特佈置4000人防守,被右路軍打敗的各殘部也加入了淡水城的守衛行列。
當晚,許崇智、蔣介石、周恩來、加倫等人決定,攻城從三個方面同時進行,由蔣介石具體指揮,黃埔教導團作主力,從東南面進攻,粵軍第2師從西北方向攻城,粵軍第4師從東北方向攻城。
15日晨,右路軍在風雨交加中開始進攻。黃埔教導團組成的“奮勇隊”冒著風雨搭竹梯登上城樓,經激烈巷戰,終佔領淡水城。下午洪兆麟率增援部隊趕到,被右路軍擋在淡水城外,經黃埔教導1團和粵軍1、2師全力打擊後向惠州方向逃竄,淡水殘敵也向東逃去。
攻克淡水後,東征聯軍總部特意向遠在北京正在病中的孫中山先生報捷。
蔣介石對淡水這一仗非常重視,他指揮得非常果斷,且賞罰分明。黃埔教導第2團第1連連長孫良抵擋不往敵軍,擅自退卻,被他下令當場處決;擔任主攻的教導2團1營營長沈應時英勇作戰負傷,蔣介石立即在戰場上提拔他為第2團團長;教導1團團長何應欽進攻和阻援有功,即授予大功一次。
淡水之役為東征開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降敵千餘人,繳槍千餘支,奠定了東征勝利的基礎。身為實際指揮官的蔣介石繼平定商團之後,又名噪一時,連孫中山也說出了“國民黨軍事靠蔣介石”的話。
東征右路軍在佔領淡水後,乘勝追擊,2月17日進入陳炯明的根據地海陸豐地區,先後佔領干城、海豐城、揭陽等地。3月7日佔領潮州、汕頭,洪兆麟殘部向北逃竄。
就在右路軍一路進軍之際,左路楊希閔、中路劉震寰部,卻早與陳炯明部將林虎有勾結,楊部進軍博羅、劉部進軍飛鵝嶺後就不再行動,使林虎得以組織2萬大軍,穿過東征中路軍的防線,從興寧、五華南下直搗東征右路軍右翼,圖謀在潮州一帶圍殲在潮州立足未穩的東征右路軍。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東征與平叛(2)
3月13日,雙方在棉湖、鯉湖一帶交火激戰。
此前一天——1925年3月12日9時30分,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偉大的孫中山先生在北京行館內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不朽遺囑,與世長辭,終年59歲。
當噩耗傳到激戰的棉湖前線時,東征三軍不禁放聲大哭。據說,蔣介石當時即在陣地上跪北遙拜,痛苦萬分。東征西路軍在前線###追悼孫中山先生,由總指揮蔣介石主持大會,周恩來在會上宣讀祭文,戎馬倥傯之間,蔣介石含淚提出尊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國父,不失時機地舉起了孫中山這面大旗。
孫中山去世的訊息激起敵我雙方的鬥志,棉湖之戰越打越慘烈。何應欽的教導1團只有12個連,很快陷於10倍敵人的包圍之中,苦撐到13日中午,教導2團、粵軍第7旅以及部分海陸豐農民自衛軍趕來增援,教導2團從鯉湖突襲敵人後背,於次日晨將林虎主力消滅。戰鬥中,黃埔教導兩個團2000人加上隨軍行動的黃埔學生500人,共陣亡600人,僅教導1團即陣亡300人,後來據查,大多是共產黨人。
棉湖戰役被蔣介石視為一生中最值得誇耀的戰役之一。此役是蔣介石主持黃埔軍校以來第一次出征之戰的勝負關鍵,直接關係到他能否成為國民黨最高軍事主持人。他說:“此役萬一慘敗,不惟總理手創之黨軍盡滅,廣東革命策源地亦不可保。”戰役實際指揮官何應欽也忘不了這一場靠官兵苦戰給他帶來一生榮譽的戰鬥。在何晚年,每逢3月13日,他都要邀健在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