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1943年5月東線新增師團
第161步兵師,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來自西線,配屬肯普夫戰役叢集第42軍
第282步兵師,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來自西線,配屬肯普夫戰役叢集第42軍
(撤離部隊)
第403警衛師5月31日撤銷編制。
1943年6月東線新增師團
第328步兵師,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來自西線,配屬肯普夫戰役叢集
綜上所述,經過春季的補充後,截至1943年6月底7月初,東線德軍共有193個各種型別的陸戰師,芬蘭戰區另有7個師。總計200個德國師。這200個師的構成極為混亂,既有陸軍和武裝黨衛軍野戰師(又分完整和殘缺師),還有空軍野戰師,陸軍後備師等等。
其中,東線完整的野戰陸軍師有169個(《德國陸軍1933…1945》記錄為168個,可能沒有包括6月份調來的第328步兵師),包括16個裝甲師,6個裝甲步兵師,1個摩托化步兵師,5個殲擊師,3個山地師,123個步兵師,1個突擊師,10個警衛師,4個野戰訓練師。在168…169個完整師外,東線還有2個殘缺陸軍野戰師。東線野戰陸軍總兵力為3115000人,佔德國野戰陸軍總數4484000人的70%。
東線另有6個黨衛軍野戰師(5個裝甲步兵師,1個騎兵師),12個空軍野戰師。連同這些部隊,東線“實際”野戰兵力為3138000人(統計標準有差異)。芬蘭戰區7個德國野戰師(含1個黨衛軍師),總兵力約21萬人。
txt小說上傳分享
史上最強大的東線德軍(2)
綜上所述,1943年7月初,蘇德戰場共有194個完整德國野戰師,2個殘缺野戰師,野戰兵力總數約為3345000人,是德軍在蘇德戰場兵力最強的時期之一。
此時德國盟軍的兵力,在東線戰區為24個師。包括北方集團軍群1個西班牙師,中央集團軍群13個匈牙利步兵師,南方集團軍群1個羅馬尼亞步兵師,A集團軍群8個羅馬尼亞師(步兵師2個,山地師4個,2個騎兵師),1個斯洛伐克師。
芬蘭戰區還有芬軍16個師。總計蘇德戰場德國盟軍共有40個師。
僕從軍總兵力據前蘇聯史料為45萬人。而西方出版的《庫爾斯克1943——統計分析》則記錄東線有225000名僕從軍,芬軍另有23萬人。總計45萬5千人,與蘇聯資料基本一致。不過根據芬蘭自己的統計,1943年6月1日芬軍兵力為40萬6千人,其中陸軍34萬5千人。這些部隊基本都被用來對蘇作戰。
綜上所述,庫爾斯克會戰前,德國及其盟軍在東線集中的野戰兵力為236個師(不含4個後備師),兵員380萬…400萬之間。
這380萬野戰兵力還並非蘇德戰場上軸心國陸戰兵力的全部。在蘇聯佔領區,還有4個德國陸軍後備師。前面已經提到過,這些部隊主要承擔反遊擊和為前線提供補充的任務,並不屬於東線野戰部隊,而是隸屬於所謂的東部以及烏克蘭武裝部隊地區指揮部。這兩個指揮部類似於軍區,似乎到1943年11月才被分別劃給中央和南方集團軍群。另外,德國陸軍中還配備了幾十萬所謂“俄國輔助人員”,一個集團軍通常編有數千到數萬人不等。
如果加上這些人員,德國在蘇德戰場可以利用的陸戰力量大概在400萬以上。編成為240個各種型別的陸戰師(200個德國師,40個盟軍師)。在筆者整理的東線德軍序列中,大家可以查對到這全部240個師的番號。
2、東線陸軍的裝備
3、新編制與新武器
(1)步兵部隊
(2)裝甲步兵部隊
(3)裝甲部隊與新式戰車
4、空軍
5、總評
綜上所述,截至1943年7月初,德國及其盟軍,在蘇德戰場一共擁有近400萬正規陸軍,約4700輛坦克自行火炮,3665架飛機,約4萬門火炮迫擊炮。除作戰飛機外,兵員與裝備數量,都接近或超過了開戰時的水平。尤其是裝甲部隊,在獲得大量新戰車後,實力已經達到了空前程度。
從兵員素質分析,在遭受了200多萬兵員的不可恢復損失後,德軍最初投入東線的陸軍基幹部隊,可以繼續使用的仍然有40…50%左右(戰鬥兵員比重可能稍低)。這些人員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