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頁)
到我身側,我笑道:“李統領不必緊張,本宮絕無此意,本宮只是有些疑惑,請李統領解惑。” 李毓寧哼了一聲,我心中暗歎,不怪順治不放心漢臣,只拿李毓寧來說,他心中就算沒有反意,卻也不想甘心為朝廷效力不為別地,只為他是漢人,佔了一個“天下正統”! 我說道:“說起炎黃二帝,他們自是真真正正的漢人,不過最初他們佔據地,不過是山西、河南與山東的一小部分領地,也就是說只有在這個領地之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漢人,事實上中華大地經過五胡亂華,中華大混戰後,整個北方的漢人和少數民族,北方的漢人靠侵略與遷移手段過去後,才混為一體,嚴格說來,現在南方的漢人與北方的漢人都是經過與其他民族經過混合的,以後再經過戰亂,北方的漢民又往南遷與南邊的漢民混合,代代傳承,便成了今日的‘漢人’。”我吐了口氣,,看著李毓寧道:“李統領,試問在此種情形之下,誰又是天下正統?” 李毓寧顯然是頭一回聽到這種論調,他眉頭緊皺,不發一言,我又道:“當然,這只是從歷史角度出發,現在的漢人,與滿人,蒙古人實是沒有什麼差別,可若從另一方面看,大清從關時的一些行為,的確是招惹民怨。” 李毓寧聽到這,膽子似乎也大了一點,他冷哼一聲,“豈止是民怨。” 我點頭道:“這是事實,沒人可以抹去,可從另一角度看,那是戰爭時期,李統領入伍多年,豈會不懂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戰亂之禍豈是隻有大清一朝?”我深吸一口氣,接著道:“無論如何,最難熬的日子都已經過去皇上現在愛民如子處處替漢人著想,處處重用漢臣,為的就是使民族更加融洽,從此天下再無滿漢之分。”看著李毓寧的臉色漸漸緩和,我嘆道:“本宮明白。人的觀念不是短短几句話就能改變地,本宮也不想改變李統領的看法,只是想李統領珍惜兵士的性命。統領駐守地是大清的邊防,如若有一天。僧格騎軍攻陷此處,揮軍南下,天下百姓豈不又要遭受一次錐心之痛?若是……”我咬咬牙。“若是再嚴重一些,僧格入主京城……” 話說到這。蘇茉兒驚呼道:“娘娘……” 我朝她遙遙頭。回過身盯著李毓寧,“若到那時李統領如何自處?還要以天下正統自居,再投入僧格旗下麼?” 李毓寧地臉色頓時變得鐵青。我想說的話已經說的差不多了,一口氣太多話竟然有些頭暈。莫不是缺氧了?我回身招過湘雲,任她扶著我,也不看帳中眾人,緩緩走出帳去。 出了營帳,清新的空氣果然讓我好過了一些,此時二通鼓響起,滿蒙二軍地統領將軍紛紛趕來,為了節省他們見禮的時間,我轉身朝帳後走去,蘇茉兒跟在我身後,低聲道:“娘娘剛剛地言辭未免有些……” 我笑了笑,剛剛也是一時衝動,從前在網路上不時的見到自詣為“中華正統”的“漢人”大力抨擊其他民族,尤其是針對滿族,他們視滿族為外侵者殊不知漢族成為中華第一大族也是經過不斷鬥爭河遷移才得來的,那些被漢族同化的民族,又要怎麼說? 這時從身後追來一隊將士,請我速回營帳,其實現在雖然軍情緊急,但對於安危問題我是不怎麼擔心地,畢竟我身在行營之中,離戰場尚遠,那個什麼血魂騎軍再厲害,也打不到這來。只是我雖不願回去憋著,可也不想 憑空給人家添麻煩,只得應承下來,隨著他們朝專門為我準備的營帳走去。 行至半路身後地侍從隊伍中突然起了一陣騷亂,護駕小分隊連忙派人前去檢視,很快,從侍從群中揪出三個“奸細”。 那三人一個胖、一個瘦、一個矮矮的個子,他們穿著清軍的服飾,卻在腰間紮了條大大的圍裙,看那裝束,是幾名火頭軍。那三人被帶至我面前,連忙跪下,不住的磕頭,口中連道:“皇后娘娘,小的們是火頭軍,不是奸細。” 此時護駕將士中也有人認出他們三人確是火頭軍,這才將他們放開。 蘇茉兒問道:“你三人為何混在侍從群中?徒惹誤會。” 其中較胖的那人道:“小的名叫李良,”他一指身邊的瘦子,“他叫張達,” 再指著那個看上去只有十五六歲的矮個子,“這個是趙三虎。咱們三個……聽說皇后娘娘帶來好些物資來探望將士,小的們因為沒機會前去校場一睹娘娘風采,故而……” 蘇茉兒皺著眉道:“饒是如此,你們也不應如此冒失,就不怕落下個驚擾之罪?” 那三人一聽,慌忙又跪下,“小的該死,娘娘恕罪。” 我笑了笑,“這也沒什麼,只是以後要看就大大方方的看,何必混在侍從之中,被人當做奸細。” 聽我這麼說,他們呆呆的對視了一眼,這時那個矮個子的趙三虎結結巴巴地道:“娘……娘娘……” 我掩嘴笑道:“本宮是娘娘,不是娘。” 來喜在一旁道:“天下間不知有多少人想認主子當娘,這回倒叫你討了便宜。” 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