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部分(第2/4 頁)
外界的誘導非但不能啟用超能反應,還有可能引發未知的連環反應,破壞基因重組融合的程序。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沒有人去深思,更沒有人研究了。
為了破譯x因子的秘密,王燦不知不覺地就把目光投到了這上面來。他的腦子裡有了一個不太成熟的推想:天生異能者與後天異能者之間的差異,會不會都是x因子導致的呢?或者是還沒有發現的別的因子?如果是,它們又是透過什麼方式在影響基因序列的重組和融合?
為了印證自己的推想,他列出了一個公式,將x因子和其它尚未發現的神秘因子列為n元素。透過測算,n元素對公式平衡的影響存在一定的機率,而機率的大小卻是未知。
公式的測算與事實相符,越發堅定了王燦認定大頭的融合程序突然加快是x因子或別的神秘因子導致的。然後,他就在這個基礎上再列了另一個公式,將n元素設定為恆變數加以匯入,反向測算影響n元素變化的原因。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當下的超級計算級都辦不到,但王燦卻透過手動的方式完成了建模,但令人遺憾的是無法進行組合運算。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王燦不是在紙上進行的建模,而是在電腦裡——若是用紙,怕是將天朝當下一年生產的紙張都用盡也未必書寫得完計算公式。運算模組一共38000多個,這還是王燦精簡了再精簡的結果,而要測算影響n元素變化的原因,就得把所有的模組集中起來運算,也就是將整個模型拼組起來執行。但是,以當下超級計算機晶片的處理能力,卻無法辦到。
這就好比用算盤來計劃圓周率的一億位數,無關乎方法夠不夠先進,而是工具的效率太低。
誠然,算盤有算盤的妙用,似以時日,別說是圓周率的一億位,便是十億位也能算得出來。但面對天文數字般的計算量,又要追求效率,超級計算機無疑就是最佳的選擇了。但當下中央處理器所採用的十進位制或是十六進位制運算方式在王燦的模型前就如同算盤,效率太過於低下,啟動運算後不過數分鐘,便會當機,致使程序中止,無法繼續。即便是停止伺服器所有任務,動用全部可運用的資源還是不行。
經過冷靜的評估後,王燦赫然發現,就算是集合當前世界上所有的超級電腦,同樣完不成這個模型的運算。
這個模型太過於超前了,當前的科技和理論基礎無法將它承載。
那該怎麼辦呢?
又系統性地對超級計算機的硬體進行升級嗎?
不,那太耗時日了!這就好比想吃某種水果,竟從選種、選地開始培育一樣,沒個三五年的功夫,又豈能吃到美味的水果?
所以,必須要找到一種切實可行又有效的辦法儘快解決這個難題,不然麻煩就會越來越大。
抽絲剝繭,好不容易要找著源頭了,結果卻被技術層面的原因給難住,教王燦實在是感到惱火。
這天李雲舒見王燦動轍動就發火,方奎好心問緣由,差點捱了一頓臭揍,她就去問原因。王燦當然不能拿她發作,就把情況說了。不想李雲舒聽了後就說:“十進位制不行,十六進位制不行,那八進位制呢,二進位制呢?”
王燦毫不客氣地頂回去道:“不論是幾進位制都是一回事。就好比勺子和叉子,都是吃飯的傢伙,只不過使用的地方不一樣。”
“你錯了,這不是勺子跟叉子的區別。雖然我在計算機方面的認識沒你深,但也知道所有的程式語言都是建立在二進位制基礎上的,也就是說,所有的程式語言最終都得轉換成二進位制進行處理,你為什麼不把模型直接用二進位制語言來編寫呢?”
“二進位制?”王燦差點笑了出來,可一想:為什麼不用二進位制呢?二進位制雖是最簡單、最原始的程式語言,但卻是最直接、功能最強大的,若是基於處理器的運算規則,改進一下演算法,說不定也是可以完成的。
被李雲舒點醒之後,王燦整個下午都在練習本上寫划著0101,後來又開始划起了八卦。郭志豪本來不想管的,可見他越來越荒唐,不得不喝問道:“王燦,你在幹什麼?”
【420 奇妙的二進位制(下)】
“做數學題呀!”王燦認真地答道。
“你這是數學題?”郭志豪指著本子上的陰爻和陽爻問道。
王燦嘻嘻一笑,便以陰陽爻組合的方式,將黑板上正在講解的微積分公式給拆解了出來,並逐一詳細解釋給了郭志豪聽。郭志豪起初只當王燦在戲弄他,可聽到後來卻是驚駭莫名——封建迷信的玩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