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2/4 頁)
,從此繁華地段東移,槐蔭區的商業中心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去處,而現如今看來繁華的舊商業中心,日漸寥落,已經很少有人想起。
她清楚的記著,一九九三年,當時興建商業中心的計劃還是不成形的設想,有一外地零售百貨商,投資在槐蔭區購買了一塊土地建超市大樓,遭到了生成人民的嘲諷,認為他們吃飽撐的,才會在荒涼地段花一大筆錢。
不過隔了一年,一九九四年,政府的提案正式透過,槐蔭區地價瘋狂上漲,已很難有企業能拿到政府批文。
省城人民仍持懷疑態度,認為政府的事兒,今天說了明天算了,槐蔭區憑什麼成為新商業中心?
等到一九九六年冬天,正式破土動工,省城人民大吃一驚。
而到了一九九七年的冬天,時隔一年,商業中心基本成形,省城人民大開眼界——原來地價可以上漲到讓人掉落眼球的地步!
早早建好的超市大樓紋絲未動,除了自家超市所用場地,坐收地租,日進斗金。有本地企業出他當時買地建樓的三倍要買,對方眼皮沒眨拒絕了。省城人民嘲諷對方賺錢賺傻了,地價再漲,又能漲到什麼地步?
三年後,二零零零年,省城人民的眼珠子再次掉落一地。
槐蔭區的地價又翻了兩倍。
二零零一年後,地價像春天雨後的野草,瘋長成荒,那間備受嘲諷的外地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超市被迫關閉,但他居然沒倒閉——單收租金,足夠支撐他們走過困境。
這是本省企業界人人皆知的範例,投資目光遠大,何等重要。
也是因此,無論公司各方如何反對,上林堅持在槐蔭區購買了一塊地,建房做辦公樓。
哪怕閒置,也一定先佔下!
之前的廣告投資花去賬上一大筆錢,近半年回收的資金秋上林大筆一揮,再次清出。
電視臺那位導演幫忙找了省直屬建築工程公司,塞給負責人一筆錢,用極為優惠的價格在槐蔭區的地上建起一棟五層高樓。
五層,整個省城目前也沒幾座五層高樓!
又成一景。
她把散落各地的公司人員召回,在省城置地安家,一直沒有固定場所而四處漂流的摩卡貓貓有限責任公司一九九零年六月一日,正式揭牌營業。
鞭炮噼裡啪啦,禮炮轟鳴,彩條彩紙滿天飛,專門請來的關係企業和政府人員笑容滿面的講話,面對電視臺的攝影機略顯僵硬。
上林和電視臺那位編導以及廣告部的主任一直保持良好的聯絡。哦,順便說一下,主任升官了,目前是電視臺的副臺長。
站在二樓明亮玻璃窗前,俯視樓下空地上眾人笑容可掬,公司的二十幾名職員個個紅光滿面精神煥發。
摩卡貓貓公司設立有七個辦公室,分別為設計部、生產部、市場部、銷售部、物流部、財務辦公室和售後服務部。
秋上林佔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股份,殷夜遙佔百分之三十,兩個人牢牢把握著公司的股份大權,他不管事,所有的瑣事都丟給秋上林。
外界人大都不清楚公司的底細,只以為是南方富商投資,本地人員管理,完全想不到一個八歲的女孩子創立。
但她不想出頭,華哥找的幾個人這幾年被替換了個七七八八,目前代表上林全權理事的是她家的遠房表哥。
說起這位表哥,也是個傳奇人物。
外婆那輩上的親戚,早超出血緣五代,但外婆和對方的奶奶是手帕交,打小長大的小夥伴,結婚後才逐漸斷了聯絡,一晃幾十年,兩方的孫子孫女都長大了,一年前外婆到了鎮上,兩人才又聯絡上。
表哥姓華,叫華千山,很武俠的一個名字。
說是自小就聰明,學習也好,考了箇中專學技術,畢業分配到省城的器械廠裡,車間實習一年,第二年升任辦公室幹部,是廠裡重點培養的青年一代幹部。
華千山腦筋挺靈活,為人處事都不錯,熬上幾年資歷,眼看就是數得著的幹部,偏在這時出了差錯。
他從小優秀,但家庭並不好,雖然人才模樣都不錯,婚姻卻成了老大難。
看上他的他不要,他看上的別人不要他,拖拖拖,拖到二十四五,廠裡新分來一女大學生,同一辦公室,很快兩人就處上了朋友。
華千山對她死心塌地,要什麼給什麼。
那女大學生卻並不甘於寂寞,兩人都商量好領證,前十幾天裡,被廠長的老婆堵在了廠長辦公室。
華千山怎肯善罷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