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裡就不由稱讚了一句,山川樹石、煙雲流潤,柔中有骨力,轉折靈變,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確實有董其昌的風範。
正當孟子濤以為這幅作品很可能是真跡的時候,他心裡突然生出了一股似曾相識的感覺。
最近這段時間,由於考慮到自己在估價方面有所欠缺,孟子濤就去網上查了不少拍賣會的資料,還問王之軒借閱過一些。得益於他現在驚人的記憶力,那些資料雖多,他也記得七七八八。
因此,他仔細回憶了片刻,就發現畫卷之中的內容,除了少部分之外,其它都和06年拍賣會上的一幅董其昌山水作品的內容一致。
要知道,畫家又不是電腦,能夠把先前畫的東西都複製的分毫不差。因此,現實生活中,畫家每一次作畫多少有些不一樣,就算畫個圓,多少也會有些差別,像人、動物或者山水,更是不可能。
這樣說來,兩幅畫中肯定有一幅有問題,而有問題的是哪一幅,想必就不難猜測了。
看著得意洋洋的程啟恆,孟子濤心裡多少有些憐憫,就算老董看不出問題,一會王之軒過來也會指出來,到時也不知道他會是什麼表情。
程啟恆正高興著,抬頭一看,卻正好看到孟子濤有些古怪的眼神,心裡有些奇怪,正好這個時候老董也看完了,他就笑著說道:“子濤,我這幅畫不錯吧?”
孟子濤嘿嘿一笑:“看著是挺好,不過我還沒仔細看,也不知道到底怎麼樣?”
孟子濤的笑容讓程啟恆心裡升起一絲怪異的感覺,不過他也沒有多想,就笑著說道:“那你先看看再說。”
“行。”
孟子濤也想看看這幅畫到底是怎麼回事,就把蟋蟀罐放到桌上,拿出手套戴上後,就開始仔細鑑賞起來,不過在此期間,他還是偷偷摸摸碰了碰畫卷。
“咦!居然是這麼回事。”
得知了異能給出的結果,孟子濤心裡輕咦了一聲。
原來,這幅畫確實是董其昌活著的時候繪製的,而且鈴印也是他的,只是大部分內容卻是別人畫的。
這種現象孟子濤也不覺得奇怪,無非是書畫界最為常見的代筆。
說起來,代筆在古代書畫界是屢見不鮮,有的大畫家在給買家作畫時,常常會邀請同樣繪畫技藝高深但名氣不大的朋友為之代筆。
出現代筆的原因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不外乎三種,一是,別人請自己所作書畫的內容是自己不熟悉的內容,自己發揮不了專長。
另外,有些書畫名家,除了會創作書畫以外,還是朝廷命官,有些還官居高位,平時公務繁忙,應酬多,沒有時間為他人創作書畫。
還有的書畫家因為名氣太大,求畫者實在太多,自己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請人幫忙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要說古代,今天的書畫界依然存在代筆現象,而且比較普遍,但今天更多的是受利益驅使。
像董其昌因為名氣的關係,請他創作的人可以說絡繹不絕,憑他個人的能力肯定不能完成,於是請人代筆這種現象就很常見。
董其昌活著的時候,就讓他的好幾個學生為他代筆作畫、寫字,董其昌死後,那些自行代筆冒充董其昌作畫、寫字的更是不在少數。可以說,後世流傳下來的董其昌的書畫作品是魚龍混雜,真真假假。
不過,真的未必就好,假的也不見得都不好,關鍵在於是鑑別還是欣賞。其實,收藏的時候,鑑別和欣賞還是不一樣的。
可能有人說,假的就是假的,哪會比真的好?
這在董其昌身上還真不一定,除了前文說的故事之外,還有一個故事可以證明這一點。
話說,董其昌曾經給一個朋友寫了不少的字,有一次,這個朋友拿著這些字去請董其昌自己品評哪一幅字最好。董其昌認真看了一遍,選出一幅結構綿密的作品,說這張是他的平生得意之作。
不料,這個朋友聽了董其昌的話,又仔細看了看那幅字,笑著說這張字其實是別人臨摹的,不是董其昌的真跡。說完,兩人相視而嘆。
你想,董其昌自己尚且看不出自己書法的真假,能說那幅仿作不好嗎?
言歸正傳,再說代筆,書畫代筆也分幾個類別,主要也分三個。
一是書畫作品全部由代筆人創作,只有印章是書畫家本人的;二是書畫作品完全由他人代筆,但書畫家本人除了印章用自己的,還會簽名或者落款;三是請別人創作書畫的主要部分,書畫家再作一些補充,然後書畫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