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4/4 頁)
,你就護著你的東西吧,假的就是假的,永遠不會真的了!”
邱志見怒道:“你說假的就是假的啊。”
“你有種讓小王看啊!”青文華冷冷一笑:“我看你不敢了吧?”
“有什麼不敢的!”邱志見指著孟子濤說道:“你,你來說我這話到底對不對!”
青文華連忙說道:“哎!老邱,你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邱志見說道:“嘿,人家都還沒說答不答應呢,你怎麼知道是強人所難?”
見大家看著自己,孟子濤有些靦腆地說道:“我對書畫鑑定並不在行,不過,這幅畫我到是能看出個點問題來。”
看到邱志見臉色都變了,青文華連忙笑著問道:“什麼問題?”
“紙張不對。”孟子濤說道:“如果這幅畫是真跡,那應該用的是‘大風堂造’夾江紙。”
說到這,他就把“大風堂造”夾江紙的來歷給大家說了一遍。
1939年夏秋,寓居蜀都的張大幹急於籌措去敦。煌的經費,並備辦紙張、顏料。殊不知,偌大一座成都城,竟然買不到繪畫用的宣紙。
原來,當時使用的宣紙,因侵華戰爭的原因,已經斷絕了來源。當時,這位正值壯年的著名畫家不禁感嘆:“古時候雒陽紙貴尚可買到,如今拿錢也買不到畫紙;沒有紙,未必叫我去敦。煌喝西北風嗎!”
某日,他忽然看到一則報刊啟事,啟事上聲稱:由於戰時紙張缺乏,報刊要用當地的土紙印刷。
所謂“土紙”,就是夾江生產的一種手工紙。張大千購買了一些土紙回家試用,發墨和運筆效果均不理想。
他就想:能否對夾江宣紙加以改良,生產出一種宜書宜畫的宣紙呢?隨後,他找來自己的摯友晏濟元商量。兩人討論後,認為可行,遂決定到夾江實地考察。
後來,經過多次試驗,張大千總算製出了自己想要紙張,也就是現在的夾江國畫紙。為了防止別人仿自己的畫,張大千還別出心裁地讓工匠們在紙簾的中央編上“蜀箋”、在兩端編上“大風堂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