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3/4 頁)
去之後,我會把盧總的鑑定費用退還給他。”
雖然知道朱田華這人見錢眼開,但他既然認了錯,大家心裡雖然還是一樣看不起他,卻並沒有多說,畢竟誰又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都不會犯錯呢?
就聽朱田華接著說道:“但孟掌櫃的判斷我還是不怎麼認同,盧總做了科學鑑定,雖說這個科學鑑定我不知道,但結果既然是這樣,那就不能說它是拼接瓷,只能說是修復瓷。”
盧長代雖然也恨朱田華鑑定出了錯,但現在是同仇敵愾的時候,也不好窩裡鬥,連忙說道:“對,最多算是修復瓷,只不過是因為修復手藝的問題,才導致你說的這些。”
這盧長代這麼說,大家都想啐他一臉唾沫星子,你要說喜鵲爪子的問題,確實稍稍有失了一點水準,但其它方面,可完全是大師級的修復工藝,這畢竟是修復,哪有可能和真的一模一樣?
但話又說回來了,盧長代和朱田華說的確實有道理,既然首尾兩端的胎質一樣,那肯定不能說是拼接瓷。這樣一來,以協議上的條件,孟子濤還是輸了,想想都覺得憋屈。
不過,大家並不因為孟子濤輸了,就看輕了他,畢竟孟子濤的年紀擺在這裡,有這麼高的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然而,孟子濤卻一點都沒有慌亂,老神在在地說:“確實,一開始我也以為是修復瓷,但恰恰是盧總做的科學鑑定留下的證據,讓我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孟子濤的話又讓大家愣住了,紛紛在想,什麼叫做科學鑑定留下的證據?
朱田華冷笑一聲,說道:“孟掌櫃,你這是在說笑吧,這是什麼?天球瓶!就算在古代,這麼大的天球瓶也相當珍貴,想找一件一個尺寸的就不容易,更別說現在了。”
朱田華的話也很有道理,不少人都覺得這件事情實在太巧了,巧到令人無法相信。
孟子濤呵呵一笑:“所以說,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嘛,而且我也不是隨便這麼說的,大家可以用放大鏡看看科學鑑定取樣所在位置的胎質。”
聽孟子濤這麼說,大家又爭先恐後的湧了上去,好在有人維持秩序,才沒出了亂子。
過了片刻,率先觀察的丁志國訝然道:“胎質還真有些不同。”
丁志國的話,讓大廳之中一片譁然。
“不是吧,真有兩件同個尺寸,而且又有相同紋飾的天球瓶?”
“這個也是有可能的吧。”
“有可能是有可能,但流傳到現在,一隻壞了下半部分,一隻壞了上半部分,你說可能性有多少?”
“可能性確實不大,但如果不是這要的話,那你怎麼解釋這一切?”
“你們別忘了,還有次品呢?”
“你就扯吧,那些次品不都砸了嗎?”
“老錢,我勸你還是多讀讀書比較好,你要說是明代早期的官窯瓷器,次品確實一般都直接砸了,很少有流傳到民間,但這可是乾隆時期,次品可都是在本地處理的。”
“還有這種說法?”
“什麼叫還有這種說法,這是有歷史明確記載的好不好……”說話那人就講解起來。
話說,乾隆七年六月,乾隆專門下了了一道諭旨,說:“嗣後腳貨,不必來京,即在本地變價。欽此。”
唐英擔心如果每年將次品在本地銷售,一些民窯會藉機仿製,最後對官窯不利,於是於乾隆八年建議:“落選之黃器,五爪龍等件照舊酌估價值,以備查核,仍附運進京”,而其他瓷器,“不妨在外變價”。
針對唐英奏摺,乾隆的批覆是:“黃器如所請行。五爪龍者,外邊常有,仍照原議行。”
乾隆這麼批覆,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就地變價可以節省長途運費及減少途中破損;二是在次色落選瓷公開變賣之前,已有不少落選瓷流散在社會上,連“五爪龍者”亦“外邊常有”,再強調“尊體制”、“防褻越”已毫無意義。
於是,自乾隆七年以後,官窯生產的次品,以及落選瓷器就地變賣就成了常制,官窯落選瓷器源源不斷流入市場,與民窯形成了“官民競市”的局面。
直到清朝末年,這一制度一直在執行。這從造辦處的檔案中,記載的歷年御窯廠上繳變價銀的帳冊中可以得知。
聽了那人的講解,周圍不知道這件事的人,才恍然大悟。
“這麼說,像現在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的嘍?”
“結果都已經證明了孟掌櫃的說法,還說什麼有可能有意思嗎?”
“嘿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