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部分(第2/4 頁)
子變得溫暖,好讓父母睡起來暖和。因此,黃香的事蹟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當然,從畫中兒子的年紀,以及後兩幅畫來看,扇枕溫衾這個故事並沒什麼關聯,不過應該也是一個線索。
第二幅畫,是兒子赤腳揹著母親趕路,從畫中的景物來看,此時天氣應該比較寒冷了,兒子衣著單薄,母親衣服厚實,箇中含義不言自明。
最後一幅,是母子倆喜極而泣,為什麼會喜極而泣呢?從畫中人物的情況來看,應該是母親的病好了。
瞭解了這三幅畫的含義,孟子濤開始回憶到底是哪個故事,但由於提示的太少,孟子濤雖然覺得內容好像有些熟悉,但就是一時想不起來。
沒辦法,孟子濤只能接著觀察,以期發現更多的線索。
“嗯?”
孟子濤眼睛一亮,他發現了一個新的線索,前兩幅畫中,母親的眼睛都是閉著的,第三幅母親的眼睛是睜開的,說明,之前母親很有可能患了眼疾,後來治好了,這才令母子倆喜極而泣。
緊接著,孟子濤又發現,第三幅圖中,兒子手裡好像還握著一件東西,仔細看了一下,好像是一隻瓶子。
會不會,圖中的瓶子,和眼前這隻觀音瓶有一些關聯呢?
孟子濤搖了搖頭,其它事情先放在一邊,現在最關鍵的是,把圖案選自哪個故事要搞清楚。
首先,這隻觀音瓶不出意外,應該是明代嘉靖時期的。可能有朋友會覺得奇怪,不是說,觀音瓶在清代才流行嗎?
大家應該也看到了“流行”兩字,事實上,觀音瓶並不是清代才出現的器形,在明代也有觀音瓶,只是樣式不太一樣而已。
就說這隻觀音瓶,從樣式到青料的髮色,以及胎質方面來判斷,確實是嘉靖時期的風格,也就是說,不出意外,製作年代應該就是那個時期。
那麼,故事的年代,應該並不晚於嘉靖時期,甚至應該把嘉靖時期排除在外才是,畢竟在古代,故事的傳播是要有一定的時間的。
但考慮到這隻觀音瓶的怪異,孟子濤並沒有直接把嘉靖時期的故事排除在外,反而就從嘉靖時期成書的各類小說開始。
“有了!”
沒多久,孟子濤就想到了一個關於孝子的故事,但他又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那個故事,他是從清代的一本佚名志怪小說中看到的。難道是說,這隻觀音瓶的製作年代他猜錯了,應該是清代?
但不應該啊,他現在的眼力比以前可高多了,應該不可能會在斷代上出問題。
孟子濤有些想不通,就把這件事情先放到一邊,先把故事的事情解決了再說。
那個故事說的是,嘉靖年間有位孝子,因為父親早逝,他和母親從小就相依為命,他也從小就對母親非常孝順。
天有不測風雲,母親在他即將成年的那一件,意外摔了跤,結果把眼睛摔出了問題。
從此之後,這位孝子為了治好母親的眼疾,找了不少名醫也治不好,其間他吃盡了苦頭,但卻毫無怨言,照顧母親被他放在了首位。
最後,孝子的行為,感動了一位路過的道士,送了他一隻瓶子,言明,只要每天子時之前,在瓶子裡裝滿了水,午時瓶子裡就會留下兩滴靈液,用靈液洗眼睛,七七四十九天之後,眼疾就會痊癒。
孝子依言而行,果然如道士說的那樣,七七四十九天之後,母親的眼疾就治好了。不過,沒過幾天,那隻瓶子就沒了蹤影,母子倆猜測,是道士做法把瓶子收回去出了。
觀音瓶上的內容,和這個故事可以一一對應,那是不是意味著,眼前的觀音瓶,就故事裡會生成靈液的瓶子呢?
孟子濤第一個念頭,就是覺得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實在是太過玄幻了,哪有能夠自動生成靈液的瓶子,這不是仙家的器物嗎?如果這是真的,那傳說中神仙也都會存在吧。
不過,孟子濤轉念一想,又覺得這事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自己連異能都有,還有什麼不可能發生的?
況且,是不是故事裡的瓶子,只要灌水進去,等上十二個小時也就知道了。
接下來,孟子濤又回憶了一番,發現除了上面說的故事之外,並沒有找到其它類似的故事,他暫時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由於明天還要去錢林李那邊,孟子濤並不方便實驗,就先把東西放進房間裡的保險櫃中存了起來。
一覺睡到天亮,孟子濤洗漱過後,打了幾遍拳法,就去找元林一起吃早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