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部分(第2/4 頁)
陶俑斷開的部位有白色的骨頭,他拿手槍敲掉了陶俑一隻斷掉胳膊外面的陶瓷,裡面果然是人類的臂骨。
大軍看了一下四周,詫異萬分地說:“難道這些都是真人制作的陶俑?”
孟子濤站起身,走到一個陶俑面前,用手電照著陶俑的面部,說道:“你看它的表情,彷彿正在發出痛苦的喊聲,而且不是止一個是這樣,其它陶俑的表情也都差不多,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大軍想了想,不可思議地說道:“難道這些人生前都是活著的,把活人做成陶俑,這也太殘忍了吧!”
“確實很殘忍,但另一方面,你沒有考慮到,這些陶俑裡的人雖然在燒製的時候是活著的,但從始至終,哪怕受到再大的痛苦,除了面部表情之外,他們的動作都沒有發生什麼變化,說明這些人生前很可能是自願被做成陶俑的。”
“這不太可能吧,怎麼可能有人心甘情願的製作成陶俑!”大軍有些不可思議。
“在特定的情況下,我認為還是有可能的。”
孟子濤指著陶俑手裡拿的兵器,說道:“你看這些兵器,有銅鏃、銅戈與銅鋮。鏃有雙翼形、圓葉形和四桂形。銅戈有曲內和直內兩種,內上有圓穿或方穿,曲內。上鑄雲紋,直內後端有4齒;曲內戈通長30厘米左右,直內戈稍短。銅鋮是鉞的一種,窄長身,刃部略外侈,身中部凸起,內與身間兩側有闌。”
“從這些特徵來看,這些應該是三四千年前的夏朝時期的兵器,那個時期是什麼社會你也明白,如果墓主是一位很有威望的君主,有人肯為他這麼做,也是有可能的。”
“這座墓的主人是夏朝的君王?”大軍有些震驚地說道。
孟子濤說:“憑我發現的一些東西的特徵來看,確實是夏朝時期的,至於是誰的墓還需要找到更多的線索才能確認。”
大軍爭論道:“可不對吧,那個時候會有這麼高明的機關陣法嗎,而且我記得奇門遁甲也不是那個時候發明的吧?”
孟子濤笑著搖了搖頭:“奇門遁甲產生於什麼年代,來源於哪裡,至今尚無定論。以我的理解,它的雛形很可能來源於當初的風后,也就是傳說中,逐鹿之戰幫助軒轅氏族和炎帝的那位風后。”
想當初在那場逐鹿之戰中,蚩尤一族運用了行雲布雨之法,使得軒轅氏族和炎帝部族無法辯明方向,也無法看清眼前景像,又不熟悉地形,被熟悉地形環境的蚩尤氏族輪番攻擊,無法自顧。
風后為了扭轉戰局,以女媧氏族所獨有的八風八方之法,進行佈陣。
作戰之時,如果把敵人的軍隊當成風,他們只可能從八個方向來襲,這八個方向分別是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以此八方為據,安排軍隊,每支軍隊佔據一個方位,指揮官佔中,共九個方位,名為九宮。
這九個方位中,指揮官居中,有三支力量可供調配,名為三奇,每一方位,是為一門,共有八門,合稱奇門,其中因指揮官隱於陣中,又以甲相代稱,故名遁甲。
當時的奇門遁甲,是自造天地,每一門的隊伍,共分為裡中外三層,其中,中層為地盤,保持九宮格局不變。
作戰之時,外層應時間變化,順時執行,內層應外層之變,逆向交替,每個時辰變化一次,自成天地。
每次敵軍來襲之時,利用陣法之變,將敵中的一部分人馬困與陣中,迅速判定對方的的五行能量屬性(按對方的強弱程度及兵種分析判定),採取生、克、耗、助、洩五種能量關係的消長,最終化解對方實力。
最早的奇門遁甲,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外應天時(八風八卦),中定方位(九宮),內運五行。
風后用此陣法化解了蚩尤軍隊的攻勢,蚩尤一氣之下,強力直取風后,風后亦被殺,但幫軒轅氏打贏了那場戰爭,軒轅氏感其恩,也為了向鳳姓部落交待,便許黎山為風后之地。
聽了孟子濤的解釋,大軍說道:“這個應該只是傳說,並不能當真吧。”
孟子濤說道:“古代的一些傳說,確實有大部分都是虛構的,但也有一部分,有現實的基礎。說到奇門遁甲之學,現在經過研究,證明其發源於古代的‘兵陰陽’學派,至東漢經道家學者整理,成為今日的規模,這一點是肯定的。”
“而‘兵陰陽’學派的五行八卦起源於上古時期,所以說,現在只不過是沒有出土的證據來證明它的起源,並不能簡單地肯定關於風后的傳說完全是虛構的。況且,這些兵器的斷代肯定沒有問題,事實就是這樣,你不相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