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2/4 頁)
皇還是漢武帝,都沒能徹底解決北方困擾,而明朝就是驅趕韃虜立國的,誰都知道北方異族永遠是心腹大患,但還不是一樣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第263章 起步仕途
第263章起步仕途
即使有辦法解決北方之患,張灝也不敢在此刻說出來,因為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太過暴露自己與眾不同的想法了。
但適當表現下自己的才華,還是很有必要的,張灝對此深思過很多回,心中已經有了些治標不治本的想法。
“陛下,蒙古人遭受重創,要麼舉族朝更寒冷的北方遷徙,要不就得派使臣入京,臣服於陛下,而一位沒有多少威望的國師阿魯臺,顯然更加符合我朝的利益,不然等蒙古族徹底四分五裂,再經過彼此連年征戰,弱肉強食般的殘酷草原法則之下,早晚會湧現出一些傑出之士,一旦哪位草原豪傑強大起來,那時,我朝漫長北疆就又得遭受異族鐵騎時時侵襲的困擾了。
“愛卿說的不錯,兩代帝王勵精圖治,都沒能徹底消滅北方隱患,這懸在我漢人頭上的利劍,根本無法徹底解決。”
洪熙皇帝有些感慨,他熟讀經史,對於北方之事自是瞭然於心,就是因為大感束手無策,所以才會下意識的選擇迴避這棘手難題,又仗著祖父和父親兩代帝王的福萌,自討此刻的蒙古人都已經苟延殘喘,那就按照先皇制定的策略去執行吧,大不了到時派兵迎擊就好了,兵來將擋嘛
並不想浪費無數的民脂民膏去徒勞無功的連年北伐,何況他本就沒有這個能力和膽略,又怕邊塞將領趁機壯大實力,從而威脅到帝王的皇位。
洪熙皇帝從骨子裡就不信任目不識丁的兵士,這在他重視文人大力提拔文臣的舉動中,就能從中看出一絲端倪,他的後代更是如此,以至於武將地位日漸落寞,明朝軍戶的戰鬥力每況愈下,除去自身**等原因,沒有良好的晉升途徑也是原因之一,甚是在今後更是出現只有文官才能統帥大軍的荒唐事,更是出現太監監軍的禍國一幕。
一直到了明末,有此種想法的皇帝都太多了,此種根深蒂固似地鴕鳥想法,只知防備自己人而一味消極防禦的國策,絕對是漢族王朝上千年來的真實寫照。
不過既然不想遷都北方,那選派一位心腹將領鎮守北京,就顯得非常迫切和必要了,目前看來,身為皇親國戚的張灝就是一位非常適合的人選。
第一,張灝身為勳貴子弟,本身被文臣猜忌,會時刻受到朝廷多方面的掣肘和監視,他本人又深受自己信任,親族都在京城居住,不怕敢心生不軌之念。
第二,張灝性格剛烈而正直,本身才華出眾在軍方有一定的威望,統領協調北京一帶的防禦非常合適,何況還有監軍和本地文官的存在。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皇帝深知張灝性格懶散不喜搬弄權勢,年紀又小不會是什麼威脅,等暫時鎮守北京幾年後,一紙詔書就能令其回返京城,厚賜一些金銀足以。
心中早有決斷,朱高熾眼含深意的問道:“那不知愛卿可有良策?就算能保得北方几十年安定也好。”
完全是故意給張灝放好梯子,別說張灝有些才幹,就算是一個大草包,就憑此時韃靼人元氣大傷,沒有三十年的休養生息,根本就別想南下,派一位任事不幹的大臣,其實都不愁邊關告急。
當然,皇帝還是想有一位深受信任的良將出現,沒事整軍備武做些預防也好,只可惜他一直躲在深宮裡,本身又自詡為文人,和天下各地有威望能力的將領不是很熟悉,這點連自己的弟弟都比不上,再說除了京城中的幾位武將之外,其他人根本就不受帝王信任,而北京城的地理位置和特殊原因又實在是太重要了。
得天獨厚的條件,深受兩代帝王的信任,張灝很自然的被皇帝挑中,就等著灝二爺接下來的回答。
強行壓住心頭喜悅,張灝佈局這麼久的時間,一切就是為了今日,能為民族消除後世滿清和蒙古人的大患,張灝自認為責無旁貸。
心正而眼神清澈,張灝此時一心為國,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坦蕩神色,說道:
“勤於操練士卒,修建擴充各地要塞,改變歧視蒙古人的一些國策,允許他們在長城內外定居,允許他們穿漢人衣服,學種耕田和修建磚瓦房屋,大力扶持商人南北貿易,鼓勵蒙古人學說漢話和彼此通婚,進行持久的民族融合政策,允許蒙古人做官參加科舉,對於那些不通教化的野蠻部落,則要堅決予以剿滅,絕不姑息。”
這一番別出心裁的建議,一時間鬧得皇帝夫妻面面相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