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1/4 頁)
朱棣一聽見永樂盛世四個大字,神色馬上緩和了些,如果張灝剛才所面對的是太祖朱元璋,估計此時就要被拖出去剝皮了,那可是最恨大臣有一點點私心的皇帝,對待大臣最是嚴厲苛刻的主兒,而朱棣此點就比他爹強得多,起碼對待下面人大多能做到善始善終,反而對待身邊親近之人要毒辣的很了。
“嗯,那你說說,是否同意朕下旨修建道觀,有何想法直說無妨。”
“這個,陛下,能否告知那武當山修建道觀的規模,要用多少人力,要費上多少錢財?”張灝可不信大臣們會閒的沒事,真的為了平日親近的佛門而敢和皇帝作對,恐怕是上頭這位大佬,又是不做則已,一做就驚天動地的嚇死人了,這位雄主可是事事都要做的最好最強的性子,用好大喜功來形容都半點不為過。
果然,朱棣笑眯眯的得意道:“朕一直信奉道家真武大帝,當年起兵時,幾次絕境都是真武大帝顯靈幫助朕渡過難關,此次也是還願而已,嗯,打算動用十幾萬民夫,百萬兩銀子,對了,把那圖冊給他瞧瞧,看看朕的大手筆到底如何!”
站在遠處的一個太監,聞言趕緊上前,可張灝卻搖頭笑道:“不用了,公公你先退下。”也沒理會那位進退兩難的公公,張灝朝著皇帝正色道:
“陛下,前年您才北伐漠北大勝而回,又下旨開鑿連線南北的運河,又是治理南北兩河,又重新擴建北平城,修建新的紫禁城,還下旨建造皇后娘娘的陵寢,如今侄兒父親大人還率領著大軍平定交趾,鄭和太監去年又下的西洋,這一樁樁大事哪個不耗費無數百姓的民脂民膏,您這幾年可一直說要體恤百姓,修養民生,這些大事都是為國為民之舉那還罷了,可這道觀的規模實在是太大,這百姓恐怕是再也承受不起啊!”
看著眼前小傢伙侃侃而談的模樣,朱棣倒也沒有動怒,他深知張灝平日為人雖然荒誕不堪,但唯有一樁好處,就是對自家絕沒有半點私心,平日有什麼說什麼,從不在乎什麼帝王忌諱臉面,說的話都有理有據,遇到看不過眼的事更是從不退讓,不過倒也不像那些榆木疙瘩的大臣一樣,只認著死理,人人都以死諫為榮,而張灝則從不抓著小事不放,在大事上更是最貼合自己心意的知心人。
“那你說說該如何做?這次朕倒想聽聽你的意思。”
朱棣笑著說完,神色有些期待,他到不是故意想為難張灝,而是他比誰都清楚,這小子別看年紀小,可有的是後手,果然,張灝嬉笑道:“既然修建的是道家聖地,自然是陛下下旨,道士們自己籌錢了,陛下不是打算普查所有尼姑的身份嗎?正好,我看紀綱大人正閒的沒事幹,讓錦衣衛去順便查查滿天下有多少道士,那道觀裡藏著多少寶貝,何樂不為啊!”
朱棣被他這通唯恐天下不亂的話,頓時氣的笑了出來,怒道:“你這小子才是要禍害那些出家人呢,還敢命錦衣衛出馬,那還不惹得天怒人怨?真虧了你能想出這個餿主意,你就不怕被天下百姓臭罵嗎?”
“呵呵,確實是個餿主意,不過陛下,這規模實在是太勞民傷財了,就算是您富有四海,可北方還修建著萬里長城呢,你還打算繼續出兵北伐,這漢武帝的前車之鑑,可不是說笑的。”
心裡一驚,朱棣神色間有些動容,平日朝中大臣雖也有上湊,隱隱點出此事的,不過大多說的隱晦,只是盯著關係到皇帝起居的一面,從沒有哪個能如張灝這般,直言不諱的當面一件件點出來,細想一下,這幾年要做的大事是有些過於頻繁了,花費的銀子更是海量,長此以往,還真和那漢武帝一樣,惹得國庫空虛,天下民不聊生。
可是儘管心裡同意張灝的說法,但面子上卻絕不認同,朱棣冷哼道:“朕意已決,此事不由更改,不過倒是可以緩上一年半載,等積蓄些民力再說吧。”
看到皇帝這是變相的讓步了,張灝也不想繼續說下去,其實大動干戈的修建些名勝古蹟,他倒也沒什麼反感,假如監督的官吏能體恤百姓的話,倒也能促進百業興盛,還給後代子孫留下些珍貴燦爛的文化遺產。
忽然想起叫張灝過來的原意,朱棣今日心情不好,也不打算再聊下去,神色鄭重其事的道:“今日命你過來,一來是你權嬸嬸想念你了,託朕喚你過去相見,二來就是有件事交給你辦。”
張灝情不自禁的臉上露出微笑,看的朱棣也不由自主的跟著開心了下,臉上神色頓時更加柔和,不禁想起那年邱福兵敗慘死一事,急著雪恥的自己第二年就要率大軍北伐,還準備帶著**最寵愛的權貴妃同行,沒想到臨行前,被眼前這孩子拼了命的阻止,暴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