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太后娘娘的不甘(一)(第2/3 頁)
軟蛋行為!
她的兒子不管怎麼都好,她卻決不允許他軟弱!就算死也要死也應該是馬革裹屍,堂堂正正,而不是為了個短命的女人長吁短嘆,生生把自己的鬱悶死!
雖然後來康熙大帝彌補了她在教養兒子方面的遺憾,但孫子畢竟是孫子,她一輩子的心結始終未能解開,死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讓順治像自己期望的那樣,成為一個真正勇敢、堅韌、有擔當的大清皇帝,而不是遇事只會逃避,甚至一死了之的軟蛋!
沙華看到這不禁苦笑,從剛剛宮女嬤嬤又是喊太后息怒,又是喊太后節哀的,現在應該已經到了順治和董鄂妃的兒子剛死的時候,原主一直看不上董鄂妃,但她也不會為了個女人和兒子鬧僵,對她採取的一直是不聞不問的策略,皇四子出生,她也只是象徵性的賞了點東西,從來沒去看過。
按理說,古代醫療條件跟不上,孩子夭折是很常見的事,這深宮大院中,看不過眼董鄂妃得寵的也不在少數,那孩子真要是被誰害死的,也不一定就是原主,可順治卻一下就將罪名推到了原主身上,傷心過後,就怒氣衝衝來找原主問罪,這才會導致一群奴才又是喊息怒,又是喊節哀的。
當然,這都不是問題,關鍵是這一年順治已經二十歲了!就算給她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她也不一定就能教好,何況一個二十歲的大男人?何況這個大男人還視她為仇敵?
果然沒有最坑只有更坑,這樣的任務比復仇神馬的要難一百倍好不好?她還好死不死的沒趕上順治性格成形的最佳時期!
只事到如今,她鬱悶也沒有辦法,只能仔細整理原主的記憶,再相機行事。
沙華有原主的記憶,適應這清宮太后的生活倒也不是很難,唯一的缺點就是身邊人太多,她想把人遣出去練練武什麼的,就會有一大群人跪下來喊太后娘娘保重身體,原主最貼身親近的姑姑蘇茉兒更是喋喋不休的勸說,讓她幾乎崩潰。
幾番較量下來,她只好放棄,好在這裡的人睡覺都很早,她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修煉《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至於武功就別想了,她睡覺內室至少有四個宮人守夜,外面還有無數人守衛,動作大一點,肯定會招來無數“有刺客”的呼喚聲。
接下來的日子,順治一面柔情安撫傷心欲絕的董鄂妃,一面大肆為早夭的皇四子修建園寢,雖說勞民傷財,但沙華此次主要任務是改變順治的性子,什麼國家大事跟她關係不大,自然不會在這節骨眼上為這樣的事起衝突,靜靜等著順治傷心勁下去。
然而,她還沒等到機會,就傳來董鄂妃纏綿病榻的訊息,就是放在二十一世紀,原主也絕對算是一個開明有見地的單親母親,雖然她也怪董鄂妃導致了兒子的早夭,但是她卻也十分清楚的認識到,董鄂妃只是導致順治死亡的導火索,而不是根本原因。
以順治那樣軟弱多情的性子,沒有董鄂妃,也有其他女人,只要壓力一大,順治承受不了,他都有可能消極抑鬱而死,就像那一輩子的高潔,他們的悲劇有別人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卻在他們自己。
所以雖然不喜歡董鄂妃,原主也從來沒有恨過她,她只是不喜歡她,無視她而已。
上一世中,董鄂妃纏綿病榻兩年,她沒有關注過,她死了,她也沒多大感覺,但沙華肯定不能選擇和她一樣的做法,董鄂妃的死是順治死亡的直接原因,如果董鄂妃能遲死幾年,不論其他,至少能為她爭取更多的時間。
沙華向來是個行動派,一看第二天是大朝之期,當即便下令第二天一早眾妃來給自己請安,原主屬於事業型的女性,對後宮管束雖緊,卻不大喜歡和兒子一群大小老婆周旋,只命她們初一、十五來給自己請安,偶爾心情好了,也會請眾人來慈寧宮。
第二天早上,皇后率眾妃來給沙華請安,行禮過後,沙華也不叫平身,端著茶杯冷眼在人群中打量。
原主這個太后娘娘威勢很重,沙華活了幾萬年,威勢絲毫不遜色,雖只淡淡掃視,氣氛卻瞬間凝重起來,順治的一群大小老婆嚇的大氣都不敢出,包括是原主侄女、孫侄女的兩位前後皇后。
足足看了三分鐘,沙華忽地猛地一摔茶杯,“皇后,為何給哀家請安,三品以上的妃子竟沒來全?”
原主不是尋常意義上頤養天年的太后,更不是隻知道跟皇帝兒子胡攪蠻纏,干擾國家大事或是皇帝兒子感情生活的太后,她聰敏、睿智,手握大權,對朝堂的影響力甚至大於對皇帝兒子的影響力,這樣一位太后娘娘,眾妃包括皇后哪裡敢輕慢。
皇后雖是原主的孫侄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