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大王,殺不殺!(第1/2 頁)
7月7日這一天,胡一飛早早就醒了。依然是晨跑十公里,才回到姨媽家。洗了個澡,換了套乾爽衣服後出來,桌面上已經放著幾個精緻的冷盤,一盤晶瑩剔透的水餃,還有幾個水煮荷包蛋。
今天不僅是他要高考,表姐錢程復讀了一年,也跟他一樣參加今年高考。出門前,姨父姨媽還將兩人送到門口,囑咐二人別忘了帶准考證,一定要仔細、別緊張之類。
表姐倒是珍重的檢查了又查,胡一飛依然一副大大咧咧模樣。他提前半個小時到校門口,沒碰見什麼熟人,整個縣城的考場共有五個之多,胡一飛的考場分在楚才高中,並不在他就讀的一中考試。他來的很準時,掐著點進校門,也正是這個時候,考場才放行,考生們一窩蜂的往教學樓裡跑去。
高考第一科,語文。
兩個監考老師走進來,邊喝水邊看錶。
第一遍鈴響,才開始拆檔案卷,然後宣讀考場紀律,挨個檢查考生的准考證,看看準考證上的照片,看看考生的臉。考前5分鐘,開始分發試卷,監考老師高聲提醒考生在考卷的指定區域填寫考生姓名和考號,同時提醒考生響鈴前不要答題。
鈴聲一響,監考老師才喊道:“可以答卷了!”
胡一飛心平氣和展開試卷,第一題“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鹽鹼?箴言?呼喊?減員增效?感激涕零?????b.闡述?彈藥?禪讓?肆無忌憚?殫精竭慮
c.束縛?薄荷?簿冊?赤膊上陣?博大精深?????d.滇池?嗔怒?縝密?精衛填海?謹小慎微
似曾相識的試題,也難不倒他。胡一飛提筆就答,用他心愛的“2b”在卷面上一勾,d,嘴角不自覺露出笑容,“嘿嘿,三分到手。”
答題很順利,選擇題、閱讀題,現代文閱讀、文言文
古詩詞解析,考的是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這首詩。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詢問詩中“折柳”二字的寓意是什麼?在十中是否佔據全詩關鍵,為什麼?
標準的語文習題,內容也算簡單。胡一飛想也不想,提筆而就。一直埋頭答題,直到作文題時才頓了頓。看了看錶,這才剛過四十分鐘。沒想到答卷這麼快。他放下筆稍微放鬆一下,也不東張西望。半晌後提起筆,將注意力放在作文上。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風雪。他深知不盡快找到避風處,非凍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經邁不開了。就在這時,腳碰到一個硬邦邦的東西,扒開雪一看,竟然是個快凍僵的人。登山者犯難了:是繼續向前,還是停下來援救這個陌生人?心靈深處翻江倒海之後,他毅然作出決定,脫下手套,給那個人做按摩。經過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動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後,兩個人互相攙扶著走出了困境。”
“也許不是人人都會碰上這種生死的抉擇,但是每個人卻常常遇到、見到、聽到一些觸動心靈需要作出選擇的事情。那時,我們大家是怎樣選擇的呢?又應該如何選擇呢?請以“心靈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所寫內容必須在這個話題範圍之內。”
“[注意]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於800字;5不得抄襲。”
看完內容後,頓時心中瞭然,果然沒錯。
他當初也記不太清楚具體作文題目,只掐題掐了兩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這一題恰是其中之一,還記得掐的另外一個作文題目是關於“規則”的討論的:
“幾個同學看了一場世界盃足球賽,興致勃勃地聊起規則問題。
同學甲:規則太重要了。運動員不守規則,裁判不公正執法,就不會有精彩的比賽!同學乙:對!沒規則不成。沒有校規,沒有交通規則,成嗎?同學丙:可有時不守規則的佔了便宜,守規則的反倒吃了虧呢。同學乙:那是另外一回事。同學丁:不過規則也不是死的,要是不適合,就得改。現在許多“遊戲”規則不都修改了嗎?請以“規則”(含“規則與??”)為話題,自行立意……”
現在想來,這一題應該也是某個高考語文試卷的作文題目。今年高考改革,不少地方都自主出題,語文試卷有許多張呢。不過這些都與他沒有關係,只思索著自己要寫什麼內容。
且不提胡一飛這邊如何想法,單隻李慧照和胡一飛的表姐錢程,看到了語文作文題目,就激動不已,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題目,恰恰是胡一飛與她們討論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