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最後準備(第1/2 頁)
開了暖氣,倒上一杯咖啡,三人開始是閒談,漸漸聊到影視上,胡一飛問道:“兩位對國產劇怎麼看?”
劉江二人都沒看過胡一飛的《誅仙》,這段時間熱炒的《老鼠愛大米》卻是一清二楚,再加上近期一些媒體上的報道,對胡一飛還是有所耳聞的,知道這小夥子不簡單。
其實不管是誰,能在不滿十九歲、大學開學不到半年時間就大賺千萬人民幣,都不會簡單。
也不知多少報紙把他的故事當成大學生創業的特例來報道,現在也指不定還有多少學生把他當偶像呢,與韓寒齊名並不為過。
想想那些瘋狂的數字吧,一本書大賺幾百萬,一首歌再賺幾百萬,後面至少還有這個數的純收入……感覺這個小夥子賺錢的速度,不比印鈔機慢。而劉江兩個大老爺們忙活半生,身家有他一個零頭嗎?
所以對胡一飛多少有些佩服,並不會因為年齡小就有所輕視。
——再說了,誰出錢誰才是大爺。
劉江喝了口熱茶,把外套脫了放在倚靠上,道:“我覺得吧,拍電視還是不能太急躁。”
“電視劇還是要貼近生活才有看頭。現在看電視,不少頻道都放韓劇,不停複製的那幾個劇情模式,還有那一副彆扭的配音,我是怎麼看怎麼看不慣。國產劇倒是有不少精品,大多都是大戲。其實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只要深挖主題,還是大有可為的。”
吳修波道:“我跟老劉看法剛剛相反,電視劇還是應該多開拓一下題材。”
兩人都把目光聚在他身上。
“其實你細細數一下,講老百信故事的電視劇可並不算少呢。但目前國產劇熱播的,大多都集中在古裝、戰爭、歷史題材上。觀眾看電視為的是什麼,無非就是要娛樂,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好的劇本不好找,還不如在創新上多做做文章。人家韓國、臺灣偶像劇拍了一茬又一茬,拍一部火一部,怎麼拍都拍不完,為什麼?”
“說句不好聽的,其實咱們的偶像劇還停留在民國階段。像《情深深雨濛濛》、《金粉世家》之類。這次胡投資的這個劇,我個人認為很有看點。反正我讀劇本的時候,覺得敘事非常巧妙,一口氣從頭看到尾。當時我就想,不愧是寫小說的。”
劉江也贊同的點了點頭,“要拍偶像劇也有很多問題,時裝是一方面,造型也不能落下風。”
這是間接提點了,胡一飛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拿出一個本子,放在桌面上給劉江推了過去,說道:“劉哥可以先看看這個。”
“分鏡頭指令碼?”劉江一翻開,頓時就驚訝地叫出聲來。
不是劉江大驚小怪,而是現在國內的導演拍電視劇,包括香港導演,一百個裡有九十九個都沒分鏡頭指令碼。所以胡一飛把這玩意兒一拿出來,立即就引起了劉江的興趣,迫不及待地看起來。
《浪漫滿屋》的分鏡頭指令碼是胡一飛畫的,他的畫跟他的字完全不能比,字寫的跟藝術體一般,畫風卻十足的野獸派風格。
畫人物時,統統都是火柴人,往往一個圓圈代表腦袋,兩根線條就代表一個人的肢體。五官倒是蠻立體,不過畫出來效果特別怪異和搞笑。如果有個十年後的人回來看一眼,立刻就會認出,這就是那風騷各大社交網路的瘋狂暴漫!
吳修波湊過來一看,樂了,“這表情蠻搞怪。”
胡一飛道:“見笑了,畫技也就那樣,只能在腦袋上做做文章。”他並沒有學過畫畫,就這水平,還要感謝前世聊q時下載的全套暴漫表情包。
劉江倒沒評價畫技,把注意力全放在分鏡頭上。
一般人看不懂分鏡頭劇本,劉江不一樣,畢竟當過好幾年的副導演,一眼就看出吳修波沒法感受到的東西。同行是有共同語言的,胡一飛上輩子幹了幾年編劇工作,有時也在劇組充當劇務,賺取勞務費。加上新時代,各種攝影理念和技術的發達,自然遠超現在剛剛出頭的劉江。
沒看兩頁,劉江就刮目相看了,不是這些鏡頭設計有多麼精細巧妙,只是有些新穎罷了。一部電視劇而已,又不是拍電影,鏡頭再華麗,資本也跟不上啊。倒是很佩服胡一飛對全景的把控,粗看這些指令碼鏡頭,還不覺什麼。細細品味一番,就會發現,腦海裡竟然已經浮現出具體的畫面來,場景也似鮮活了般。這就不得了了,說明他對自己要拍什麼非常清楚啊。
“了不得!”劉江豎起大拇指,“說句不怕你見怪的話,我一開始聽你要自己執導,還以為你錢多沒地方花。即使到這來,也多是衝著賺一筆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