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飆戲!(第2/2 頁)
開口,“重來一遍。波哥,你說臺詞不能太慢。要快一點,太慢容易拖劇情。”
“快一點!”吳修波若有所思,“等我一分鐘。”他嘴裡唸唸有詞,半晌喊道:“好了。”
“好,重新開始。”
於是重來,這次演過之後,胡一飛直接開口,“過了,準備下一條。”
連他也不得不承認,角色性格越多變,越能表現演技。可惜他這個角色耍帥和憂鬱就行了,不能發瘋,畢竟“智慧和冷靜”才是這個人物的屬性。
吳修波演爽了,黃博也開始展現出他戲瘋子的潛質。
接著就是陳昆,一個看起來文質彬彬一個小生角色,楞是演出神經病的感覺來,簡直神了。劉燁也表現不錯,將花心浪子女人被人睡的焦慮演的活靈活現。
孫洪雷飾演的是米帥大哥,穩重一點內斂一點才是重要的,不能太跳脫,反而看似沒那麼出彩。其實“穩重”狀態被他表現出來後,就是最大的出彩。
這些演員一個接一個發飆了,連金士傑也不禁讚歎,“你從哪找來這麼一批戲精,戲可真不錯。內地年輕演員的功力,讓人佩服啊。”
胡一飛有點小得意,“都是逼出來的。”
在演員的表演上,的確與傳統的演員很大區別。國內的演員,大都是科班出身,演戲講究一個內斂,在表演上情緒的醞釀有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這與國家大部分影視劇都比較慢節奏是比較合拍的。也培養了國內的演員,這種慢節奏的內斂演技風格。
難怪香港導演評價內地演員,都說演戲太“正”了。
但在這部劇中,胡一飛從一開始就強調了不同。
講究的是節奏的緊張刺激,這就要求演員在表演上需要把這個情緒的醞釀變化過程儘可能快的表現出來。要不然,在後期經過剪輯後,可能節奏是快了,但演員的表演卻會顯得非常表面化!
如何調教演員,本就是導演的責任。
而作為本劇導演,不得不說,胡一飛現在越來越成熟了。
……
這邊剛與演員們講完戲,那邊就與趙小丁說上了,“趙哥,運鏡要更加多樣化,要與電影的拍攝手法看齊,多用短促鏡頭。我們後期的剪輯,要爭取每一集內容的鏡頭達到目前普通國產劇的兩倍左右!”
趙小丁懷疑,“那會不會太擁擠?”
“不會,還記得我跟你提過的0.5秒鏡頭嗎?雖然用不到那麼快速,卻也要透過劇情的快速跟進來推動緊促感。總之如果按照國產劇傳統的拍法,可以演完四十集,但現在只有二十集,明白嗎。”
“ok,我要想一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