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頒獎禮(第1/2 頁)
張衛平冷眼看著胡一飛和香港人“狗咬狗”,心裡卻不是很平靜。他也被那些好評吸引住偷偷去看過《原始碼》,果然有一套。雖然不認為能與《十面埋伏》相比,但胡一飛如今號召力不俗,總歸有些衝突的。他略一尋思,就將上映時間提前了一個星期,正好錯開高峰期對撞,也讓《十面埋伏》霸佔更久的市場。
本屆電影節活動還有不少,但最出風頭的電影卻不是中國電影,而是韓國電影。韓國電影這些年真的提升太快了,已經將中國電影甩在身後好遠。本次電影節韓國《醜聞》、《野蠻師姐》、《看錄影帶的男人》等電影,都十分出彩。
而國產片裡,出彩的並不多。主辦方在很多活動的組織方面明視訊記憶體在不足。
就在一直被電影節稱做“品牌”單元的“亞洲新人獎”頒獎禮的舉行時間上,記者在組委會發放的不同材料上分別得到三種不同的答案。而主持人連續說錯兩部影片的名字,在頒獎過程中又少介紹一位嘉賓,讓來自國外的頒獎者非常尷尬。被寄予厚望的國產片《茉莉花開》一直讓眾人期待,結果卻在首映的當天忽然停映,一名觀眾提出按照原價的兩倍退票時,竟然遭到一名工作人員粗暴對待,場面一度發生混亂。
而在組委會通知6月12日上午8:00舉行該片首次放映後,竟然又於11日下午忽然在永華電影院放映了該片……種種混亂讓記者對組委會的評價難免大打折扣,對國內惟一國際a類電影節的組織能力也畫上了不少問號。
《茉莉花開》也因此險些退出電影節,直到閉幕式的前一天才正式對媒體宣佈參賽。對於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來說,參賽片和評委都在電影節開始後忽然退出,實在不是一件正常的事。
如果沒有《原始碼》,此次國產片恐怕要更加失色。
還有剛剛在戛納電影節上為張曼玉贏得影后大獎的法國電影《清潔》,昨天作為上海電影節的閉幕影片放映。雖然這部影片在早上八點放映,但還是有不少觀眾衝著戛納獲獎影片的“頭銜”以及張曼玉的名氣,起了大早趕去觀看,連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亞洲新人獎評委美國評論家大衛也出現在現場。
不過不知道是張曼玉前夫、導演阿塞亞斯的敘事風格太法國化,還是觀眾不買《清潔》的賬,影片放映結束後居然未贏得任何掌聲。
不少人嗤之以鼻,“拍的什麼鬼,故事都沒講清楚。還不如與去看《原始碼》,這種電影也能拿大獎?”
不僅觀眾沒有給予該片任何掌聲,一些媒體記者還表示,對該片略感失望。而該片的導演阿塞亞斯並未出現在放映現場。
直至電影節落幕當晚,16部參賽影片角逐金爵獎也在硝煙中揭曉結果。
最後期待的華語電影莫過於《茉莉花》和《原始碼》了,就電影本身而論,胡一飛是絕對信任自己的電影的,哪怕再所有參賽作品中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因為本屆電影節裡,能比《原始碼》這樣叫好又受歡迎的電影,還沒有出現。
但電影節嗎,畢竟是藝術片佔據主流,究竟能不能拿獎他也沒多少信心。只期望在亞洲電影單元裡能夠有所斬獲,不至於空手而歸,那樣就有些面子過不去了。當然,這幫評委最後會如何選擇,就不是他能夠左右的呢。
除此之外,媒體對華語電影有所期待的,也就只有那部派頭擺得十足的《茉莉花開》了。
《茉莉花開》這部電影要說好看,也未必有多好。沒有以往中國影片的說教,取而代之的是對一個家庭三代母親的描述,但由於時間限制略顯單薄,對女性的描寫又過於悲涼。影片在整體架構控制力和人物、情節拿捏分寸方面有所欠缺。
導演侯永是金牌攝影師出身,如果要比攝影技術,那是沒差的。可在導演行業裡,卻算不得多麼優秀。儘管電影裡集齊了章紫怡、姜聞、劉曄、陳沖、陸亦等大腕,可這個故事卻並不被觀眾所看好。章紫怡一個人分別演了茉、莉、花三個角色,分別是奶奶、母親和女兒,也真是夠了。
到底有多看好章紫怡,才將如此重任完全放在她身上。
但不管怎樣,電影節終於是要落幕。
紅毯上明星比開幕式更多了,幾乎所有提名的影片都有出席。開幕式上看不見的明星們,諸如姜聞、章紫怡等也出現了,《茉莉花開》陣容算得上豪華。章紫怡穿了一件旗袍,招呼粉絲的架勢,看起來信心十足。
胡一飛這次出奇的沒有走紅毯,而是請來了倪大紅帶著兩位美女一起走紅毯。對於這個決定,範彬彬和林芝鈴是比較奇怪的,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