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一章:海外也火(第1/2 頁)
【感謝我‘哈尼’哥一萬點打賞和月票。感謝‘嚇常見’588,‘以文之名’588,‘妖亂辰’588,‘深淵裡的陽光’588,‘一頓一大碗’1888!有點走心了,昨天看到群裡許多朋友給我發資訊,祝賀我上架。真的沒想到,許多人平時都不怎麼說話的……差點要掉眼淚了。多謝大家!】
一週破億,現在全國同行都在看著胡一飛。
《原始碼》用了五天的時間就打破了《瘋狂的石頭》、《大演習(率性而活)》的最終成績,票房1.04億rmb。也就是說,哪怕之後上映的日子受到好萊塢大片擠兌,那票房也會非常穩妥的朝著兩億大關邁進,別忘了,暑期檔可才感剛剛開始!!
劇組所到之地都是一片沸騰,胡一飛一向高調,連公開理財大賺十億的事情都幹過,可輪到全國宣傳的時候卻甚少在外露面了,都是讓範彬彬和林芝鈴雙美領銜。一貫大嘴巴的他,面對自己首部破億電影時,卻罕見的惜字如金。尤其是拿來跟張一謀《十面埋伏》對比時,更是三緘其口,拜託大家去觀影,“其實《十面埋伏》還是有許多亮點的。”
他雖然有時候高調,卻不是愣頭青。一條街的人開火鍋店,就你一家生意獨火,你可以把原因推到火鍋底料好上。可如果再****,那就要得罪人了。何況人家張一謀再怎麼說也是國師,還請你主演電影,人不能太過分。
次周,《亞瑟王》上映,各大媒體紛紛打上《原始碼》pk《亞瑟王》的標籤。好萊塢史詩大片自然很吸引人院線商的,第一天排片量就佔到40%,不少觀眾被海報上那一抹紅綢吸引,跑進去觀影。
大片《亞瑟王》號稱“史詩”,強調“震撼”,結果看過的觀眾出來後並未見多麼高興。
說這部戲是“史詩”,真是言過其實。好萊塢從《魔戒》之後每每都有史詩電影出現,今年更是達到巔峰。
電影情節的不合理,人物的單薄,讓這部電影甚至無法與《勇敢的心》相提並論。片名叫《亞瑟王》,其實只講了亞瑟率眾與撒克遜人一小撮登陸部隊的對抗,時間跨度不超過一個月,亞瑟王的不敗傳說、豐功偉績,只透過幾句旁白帶過。
亞瑟王這一人物的塑造也很失敗,除了長得帥點,不時冒出幾句頗有詩意的長對白外,壓根看不出有何特別之處。他雖然也喊“fight-for-(為自由而戰)”,可是感染力與《勇敢的心》裡不可相提並論。
究其最根本原因,就是情節烘托得不到位,對於亞瑟這一傳奇人物如何成長、如何堅持理想的描寫太少,觀眾沒有共鳴。主角的個性模糊反倒讓配角更為出彩,像鹵莽的鮑斯、風流的蘭斯洛、寡言的達貢內特。
史詩電影經歷了最開始的新奇之後,不可避免的走入末路。如果大部分人不能接受它,那就無法續寫亞瑟王的神話,而更加偏向於那個神秘的、朦朧的英國最偉大的傳奇故事,那這部影片則必將遭到失敗。
“什麼好萊塢大片,還不如《原始碼》好看。”
觀眾觀影之後紛紛抱怨,“後悔去買票,還不如去看胡一飛。”豆瓣上評分也低過了7分,代表著不合格。而《原始碼》的評分可是高過8.8分的。
第一天之後,備受矚目的《亞瑟王》票房只有320萬,與《原始碼》首日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哪怕次周同日時期,《原始碼》依然斬獲了1200萬票房,是《亞瑟王》的三倍。
各大院線商們大感晦氣,再次調整排片。
韓國一週票房200萬美元;島國,180萬美元;香江,720萬(港幣);寶島,1500萬(新臺幣)。當然。這還只是票房成績,等人家那邊的有關部門把雜七雜八的費用都扣除,最後剩下的才是家族影業能夠收到賬戶裡的實際成績。
與此同時,北美方面華納兄弟也開始了在幾個華人地區率先展開點映宣傳。
不得不說,華納兄弟終究是好萊塢六大,口碑比米拉麥克斯好得多。至少不會將電影拖個一年半載,等盜版帶已經盛行全球了再上映(《英雄》就是例子)。
據內部傳回的訊息,《原始碼》在北美上映評價都很好。imdb上評分高達8.3分,爛番茄新鮮度90%,這個資料大大超過了《英雄》。觀影的好萊塢媒體也是好評不斷,都宣傳大大出乎預料之外,“一部華人電影,竟然也能拍出如此誠意十足的科幻片。精巧的結構,科幻的世界架構,都讓這部電影十分出彩。”
點映院線裡上座率也開始緩慢上升,美國畢竟是科幻沃土,相比高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