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追逃(月票2200加更)(第2/3 頁)
自然一切休提,我弟宋智自會向隋朝稱臣歸降……”
展露一部分勢力,進行威懾,也是方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否則,不說勢力可怕的佛門與白道武林,便是以楊廣的性子,登基之後都必然先來找麻煩。
到時候,或許就不是三徵高麗,而是三徵嶺南了。
所以現在的方明表現得非常光棍,宋家你要滅就滅,只是到時候宋缺無事一身輕,放下所有累贅與包裹,改行當了刺客,天下又有誰不怕?
……
“不過……楊廣雖然大敗,將差事辦得一塌糊塗,未來登上皇位的機率恐怕還是不小!”
此人未登基之前,當真是文武雙全,一表人才,無論德行、軍略、還是文韜方面都超出一干兄弟不知道多少,連天下人都被矇騙了過去。
更何況,還有魔門的隱秘支援。
有著裴矩在,縱使楊堅要改主意,也是麻煩無比。
甚至到了最後關頭,裴矩化身石之軒,將楊勇等一干對楊廣有威脅的皇子全部除去,那楊堅難道還能再生一個出來接位不成?
“有點難辦吶!以此人好大喜功,錙銖必較的性子,嶺南日後怕是要成為眼中釘、肉中刺!”
方明抬首望天。
只見密林重重,斑斕的陽光照射而下。
此時的他已經換了戎裝,一身武士服乾淨清爽,名震天下的天刀鬆鬆垮垮地懸掛在腰間,腳下卻是行走得飛快。
忽然聽得一把古怪詼諧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的唱道:“若人求佛,是人失佛;若人求道,是人失道。不取你精通經論,不取你王侯將相,不取你辯若懸河,不取你聰明智慧,唯要你真正本如。要眠則眠,要坐即坐;熱即取涼,寒即向火。”
這聲音似遙不可及的天邊遠處傳來,若不留心,則模糊不清,但若用神,則字字清晰,無有遺留,分明是佛門一種奇功。
方明識海中形成一個不拘小節,不講禮儀,意態隨便但卻真正有道的高僧形像,不由微微一笑道:“可是道信來了?”
“哈哈……小子一猜便知道是老僧到來,可見與佛有緣!”
方明放眼望去,就看到一名持壺痛飲的老僧從一株槐樹邊走出。
甫一看這人,便覺得他似乎在七十高齡過外,一對白眉長垂過耳,雪白的長鬚垂蓋隆起的肚腹。但定睛細看,兩目固是神光電射,臉膚卻幼滑如嬰兒,且白裡透紅,青春煥發,光禿的頭頂,更反映耀眼的色光。雖肥胖卻不臃腫,一派悠然自得,樂天安命的樣子,予人和善可親的感覺。
道信又唱道:“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
如晨鐘暮鼓,發人深省,更似乎要點化方明。
“哞!”
對於這種佛門老手段,方明也是駕輕就熟,直接捏了一個手印,發出一聲真言,當即便破了道信的禪音。
“哈哈……多謝大師提點,奈何宋某乃是俗人一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曾拿起、又何來放下?”
禪功被破,道信不由露出震驚之色。
而另外一名灰色僧袍卻是又轉了出來,他身上外披上深棕色的袈裟,身型高欣挺拔,額頭高廣平闊,鬚眉黑漆亮澤,臉形修長,雙目閃耀智慧的光芒,一副得道高僧,悲天憫人的慈祥臉相。合什低喧佛號道:“罪過罪過!妄動嗔念,必招惡果,施主好精深的佛門玄功,錯非已經見過,我們差點便要將你認成石之軒了!”
“石之軒又算得了什麼?這次混在隋軍之中,戰陣之上,照樣刺殺不了我!”
方明仰天長笑,卻令道信與智慧同時露出一絲驚容。
後者更是目露慈悲之色:“阿彌陀佛!多謝施主坦言相告!”
能給魔門找找麻煩,自然是很好的。
正魔兩道死掐,也能令他們少放點注意力在自己身上。
“道信與智慧大師既來,想必帝心尊者與嘉祥大師也是眨眼及至,請恕宋某無禮了!”
方明如移形換影般上前,猛地一拳擊出,無匹的真力挾裹著氣流,如驚濤駭浪般砸向智慧大師。
智慧大師似低眉誦經,雙掌卻是驟然向上,與方明對實,苦修七十年的佛門正宗玄功立如長江大河般傾瀉過去。
“蓬”!
空氣中一聲大響,智慧大師後退兩步,以他古井不波的心境,亦要對方明雄渾的內力修為大吃一驚。
“好!智慧大師的心佛掌已領教,再來看看道信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