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自汙(第1/2 頁)
在古代,或許夏天是最公平的一個季節,因為冬天有錢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取暖裝置,但是夏天,熱,那也得挨著。 諸位皇子坐在偏殿的兩排,等待皇上的召見。一層又一層的朝服,就算再薄也是悶得讓人透不開氣,在心煩氣亂的時候,卻有一個人特別怡然自得的咔哧咔哧啃著甜瓜。 從直郡王的角度,非常清楚的看到景莊咔哧咔哧的在啃,眼不見心不煩,閉上眼睛跟這個人計較什麼? 十一不插手政事,但是每次在大朝會的時候,他就站在那裡,讓很多大臣都不敢說太多,爭論起來沒有休止的話題。這位阿哥爺有了不一樣的資本。 算起來從康熙三十八年,到現在的康熙四十五年,七年多的時間,還真讓景莊弄出了不同的麥種。主要分耐寒的,耐澇的,耐旱的,還有產量多的。前三者因為有極端天氣的影響,相對而言,並不是特別的多,一畝地也就是一百二三十斤。而後者只要土地肥沃,不受極端天氣的影響,一畝地最高的產量是四百三十多斤。最低也沒有下過四百斤。清朝的小麥畝產量多在一百多斤,好的田畝產二百斤左右,差的田畝產幾十斤也有。① 這麼一對比之下,景莊就算沒有差事,這背後的資本也雄厚了起來。 去看小麥的時候,還注意到當年皇上給十一阿哥的農莊,現在已經是一個繁華的小鎮了,原先就是幾個依靠著農莊生活的小村落,但是因為這夫妻二人的改變,影響的很大。大部分男子一開始都是在農莊上討生活,後來土地的面積不斷增大,景莊也進行了一段規劃,給他們分了田地,播發了新的麥種。他放出話去,只要老實幹,不會虧待這些人的,給他們規定了一年要上交的糧食,剩下的全都是他們的,如果虧了算十一阿哥。 其實,就算景莊不說這句話,這些農戶也願意跟著他幹,因為他們發現了前兩年跟著十一阿哥乾的,家家戶戶的日子都好過了起來。另一方面,梁安若手底下的女子,開始了不一樣的生涯,有養豬養雞養的好的,慢慢的養殖的範圍越來越大,牲口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分化的也越來越細緻。旁邊的山林也開闢了出來,打理果園好的通通都過去打理,還有打理菜園的,還有像何花二人那樣做醫護的。還有紡織的女子。這些女子都是在這裡上工,每個月有的工錢,經濟水平充足。而這邊最流行的夫妻搭配就是,一個種田的男子,配上一個上工的女子,前者有糧後者有錢。 於是這日子過得越來越多,自然整個農莊的範圍不斷的在擴大,還有一些廚藝學得不錯的女子,有的選擇在農場的食堂上工,也有的心思活絡的跟家人一同在外面租了個小屋,各種食肆也慢慢開了起來。 說實話,當初康熙皇帝去看那一畝產四百斤的小麥的時候,看到這農莊的場景,他雖然知道十一打理的農莊不錯,但是從來沒有想到是那麼的熱鬧,也明白為什麼要看的時候十一特別的囑咐,可以微服私訪。 這樣的場景,讓當時每一個人都心熱的很。他們想要的最重要的不過就是麥種。這個時候也不怪景莊抻著,他不敢隨便的給。而現在這幾這三樣麥種的基因已經改變的很好,產出比較穩定了,不需要他們兩個再使用異能。 可莊子上,產出沒有這麼多呀。都知道麥種是要每一年都要育種的,百姓手裡的麥種有一部分都是朝廷發下來的,也有一部分是百姓頭一年特意留下來的。但無論怎麼去計算,這個量都不夠。 還有一點就是天災不可預防,又是旱了,又是澇了,或者是剛種下又倒春寒。這些怎麼去預防?而在自己的農莊上面,配合欽天監,老農還有各類儀器,做了比較精準的預防,基本上都是景莊的一言堂,讓種什麼就種什麼,可是這個範圍不斷的擴大,景莊覺得自己沒有這麼樣的威懾力。所以不拿出一個具體的章程來,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情不好辦。 一塊特別誘人的大肥肉,只能看吃不到,讓所有人心裡都癢癢。 所以作為大肥肉的主人,自然比較豪橫,而且十一阿哥農莊上的事蹟,早就傳開了。雖然景莊還沒有給農場以外的人發放麥種,但是有門路的人都偷偷的尋摸了一些,跟著人家農場的節奏去種。別的地方說不準,京郊附近的天氣應該不會有大變化。對此,景莊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上面的政策沒有出來,難道下面的人就要乾等著嗎?活人可從來都不會被尿憋死。 慢慢的,十一阿哥府在底層老百姓裡面的地位和威望是特別高的。而景莊跟梁安若早有對策。他們不想爭皇位,有不錯的名望,可以保證自己的生活,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就學了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往自己身上潑髒水。 這其實是古代一些大臣為了保全自己的手段,說秦將王翦,漢朝的蕭何,陳平。都希望在有一定的功勞之下,保全自己,不讓上位者過度猜忌,因為人心尤其是帝王之心,絕對不容猜測。有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