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十一章 倖存(第1/4 頁)
無限制宣戰!
經總統之口,華龍的宣告化作電波傳遍星空,顛覆了人們對政客、對政治的印象,很快掀起軒然大波。因為這則宣言,全世界的人們首次把目光集中到星域西北的那片土地,開始真正關注起那場被“有意忽略”的戰爭。輿論的態度也於一夜之間發生轉變,不知多少家新聞機構當晚決定對第二天的內容進行更換,令許多人叫苦連天。
“出自華龍的聲音。”
“被忽略掉的主角。”
“世界之眼。”
“真正的戰場。”
“英雄不相信眼淚。”
“逆襲的開端。”
世界各地,各大主流媒體紛紛就此發表專題評論,被特邀的專家、官員、民間人士粉墨登場,關於那場發生在蓬萊的戰爭,每個細節都被人擰出來細緻分解,進而催生出更多疑問、謎團,也掀起一輪輪的質問、批駁與辯解。
內容如何暫且不說,至少在這一刻,人們的關注異常集中。由此引發的反戰與參戰呼聲日益高漲。宣言之後第三天,便有紅盟議員提交參戰提案,號召本國、及紅盟國家介入戰爭,幫助華龍抵抗侵略。相比之下,民間的反應來得更加迅速,次日便有組織貼出通告,招募退役軍人組成志願軍,開始尋找合適的途徑參戰。
理智分析一下,這些行為一方面是因為被激發的熱情,同時也不能排除投機的心態。歸根結底,那句“方式不限”給了人們太多聯想空間,無論是為財、為名、為義,甚至純粹為了能夠自由殺戮,都能從中找到支撐。
不是沒有人反對,譬如聯合報的一片文章,在對此事進行反面分析後,打出令人震撼的標題。
“暴行的催生符!”
文章認為,方式不限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場國與國的戰爭將有可能因此演變成純粹的種族仇恨,遺禍千年。文章同時認為,這樣的宣誓固然能夠鼓舞華龍人的戰鬥勇氣與熱情,但也帶來很大麻煩,極有可能因此催生一股“難容異見”的邪風。
必須承認,寫這篇文章的人頗有見地,其中部分觀點當晚就得到印證。首先表現在,華龍聯邦境內爆發針對帝國人的浪潮,人們在身邊尋找能夠找到的所有來自姬鵬與霍夫曼的人,無論他們是誰、在做什麼,都被從所在地點揪出來。
十億人的憤怒足以填平大海,區區幾個旅、移居海外的人如何能夠抵抗,很快有命案發生,藉機打、砸、搶的行為隨之而來,聯邦內部因此產生的混亂與損失,很長時間內難以統計。
對聯邦而言,這是反的一面,影響深遠、但在目前不算什麼。相比之下,宣言帶來的正面效果更加顯著,首先表現在,各地參軍報名點當天便被擠爆,即使無論那位大牌明星,絕無法與之相比。
毫不誇張地將,聯邦至少也在不用為兵源發愁。此外物質方面,一切與軍工有關的事務都被提前,任何人膽敢推諉、敷衍,都會受到大家的指責。
民間各界眾志成城,媒體的鼓動應聲而出,宣言當晚,聯邦第一大報,真理報特別版頭版頭條,從標題到內容皆充滿激烈的詞彙。
“我們宣誓!”
“定要讓敵人承受苦果。”
“絕不與敵人任何妥協。”
“寧玉碎,不瓦全。”
“殺光野獸,戰鬥到底。”
“打到天皇老家!”
類似的情況發生後,人們的情緒進入到某種近乎瘋狂的狀態之中,這個時候,即使最最悲觀的人也不敢開口談到失敗,更不敢說到與“談和”相關的一切字眼。由此也造成,戰爭的動員工作幾乎不用進行,與之相關的工作效率異乎尋常的高。
毫無疑問,這些變化對當前的聯邦具有重大意義,唯一需要人擔心的,是這些變化能否轉變成戰場上的勝利,能不能如人們期望的那樣持久。
沒有人懷疑,華龍人決心要破釜沉舟,絕地反擊。
然而理智的人都知道,血氣之勇難以長遠......
這樣是好還是壞?
結局是成還是敗?
是滅亡之前的瘋狂,還是重生所必然經歷的涅槃?
唯有時間能夠驗證。
......
......
遼闊的星空,一支浩浩蕩蕩的艦隊徐徐向前,位於正當中的母艦周圍,護衛它的戰機往來環繞,一片片閃爍的燈光,竟如群星般奪目。
“當前位置二七五,三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