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章 新城(第1/2 頁)
五月,太陽漸漸灼熱,地上的水變成汽蒸發到空中,混合著各種怪異的味道。
經歷數月水患之後,天門市迎來新主人,城市面貌也像變幻的季節一樣發生轉變。當前,雖然空氣質量依舊不是太好,但是人們至少不用再像之前那樣在浸泡著屍體的水裡生活,不用擔心瘟疫在身邊爆發。
生活,正變得美好起來。
今天是好天氣,熊武功開著小卡車離開城區,開始一天的尋寶之旅,沿途街道上人來車往,時不時看到由帝國軍人守衛的臨時救助點,也有巡邏隊穿街走巷,還看到一名女性隨軍記者在街頭採訪,被採訪的物件是一位花甲老人,操著本地口音。面對鏡頭,老人聲淚俱下,向全世界描述自己一家人在水災中的經歷,控訴實施者的罪行。因為心情過於悲憤,採訪期間老人幾度失聲,甚至需要服用急救藥物才能繼續。
“......老少十幾口,熬過來的只有四個......”
“......大道理我不懂。但我們曾經是聯邦公民,聯邦軍隊應該保護我們,而不是屠殺.....”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用我的命換回孫子的命......”
採訪最終結束,老人被兩名帝國軍人帶走領取獎勵,那名記者接過話筒,對著攝像機做最後陳述。
“......老人的名字叫陳生,土生土長,老實本分。這裡的街道上,和他家類似遭遇的人,到處都是......”
“......所以,這就是聯邦,這就是聯邦軍隊......”
“......偉大的天皇命令我們來到這裡不是為了掠奪,正相反,我們要幫助他們擺脫苦難,恢復往日的平靜生活,並且把家園建設的更好。”
講到這裡,記者用力揮舞起拳頭,周圍聚集的人群鼓譟起來,有的神情憤怒,有的默默流淚,還有的喝彩、為之鼓掌。人群外圍,熊武功在車裡默默搖了搖頭,發動汽車繼續前行。
換成兩個月前,這樣的採訪與報道很有價值,多半能夠幫助她提升地位,放到現在卻已經是剩飯,無數次重複。還有那位站出來講述慘事的老人也是如此,最初這樣做的人可以讓全家得到安頓,如今的獎勵只有幾袋大米和一些常用藥物罷了。
熊武功不同情那位老人,也不為圍觀者的智商操心,他停車的理由很簡單,那個記者長著一副漂亮而且有些稚嫩的臉蛋,讓他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女兒。
女兒已經無法長大,若不然......
想什麼呢,該去幹活了。
熊武功再次搖了搖頭,收斂心神,準備專注於今天的工作。這不僅是維持生計的辦法,也是他實現誓言的唯一途徑。
去年那場滔天洪水,數十萬帝國軍人化身水鬼,無數軍械、物質包括機甲被淹沒,散落在各個地方。此後洪水漸漸退出,那些槍、炮、能量塊、機甲、炸藥等等全都成為隱患,被老百姓得到還好說,萬一落到聯邦軍人手中,便會成為殺人之刀。
更可氣的是,這把刀是由自己打造。
除了物質,還有屍體,雖然天皇在帝國至高無上,但也不是毫無顧忌。要知道,首批參戰的軍隊中有打量貴族子弟,他們已經為帝國、為天皇獻身,若連屍體、或者骨灰都無法帶回,怕會引發諸多人不滿。
總而言之,清理工作必須進行,然而戰爭還在進行,水災的面積又那麼大,駐守天門的帝國軍隊繼無精力、也無能力對全部地區展開搜尋,在經過一番商討後,有人提出一項頗具智慧的提議,發動城內與周邊百姓做這件事,根據遺物價值給予相應獎勵。如此,一方面可以減輕軍隊壓力,並能收攬人心,甚至可以從中篩選出真正願意與帝國靠攏的本土人士,加以利用。
有這麼多好處,這條建議當即被採納,實施之後很快見了成效。兩個月之後,帝國軍隊對重點地區集中清理工作實際上已經結束,對遺物、屍體的收集主力變成平民。唯一有些麻煩的是,平民大多對武器裝備沒什麼概念,清理時容易造成事故。
那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野外、偏遠地方死些人罷了。
現如今,天門城內很多人靠這個生活,大家美其名曰尋寶之旅。熊武功是其中的佼佼者,成績優異,地位和待遇也隨之提升。譬如他開的這輛卡車,以及車上帶著的機甲專用維修手臂,都是由帝國軍隊發放。
這些可都是管制物質,擁有便意味著權力。想要獲得更多,他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接下來的路上,除了必須經歷的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