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言出必踐(第2/3 頁)
,甚至連那都做不到,現在這樣,用三言兩語就引誘王漢自己說出來,結果完全不同。
回想剛才局面,牛犇事實上承受著來自“敵、友”雙方的巨大壓力,假如不是急中生智,而是從一開始就準備好這樣的話,未免有些可怕。
“才十幾歲就如此,將來怎麼得了。”心裡默默轉著念頭,王明不禁有些後悔,同時暗暗做出決定。
此時此刻,不光王明心內波濤翻湧,連上官飛燕都感到意外,不,應該說,她比所有人更意外。
八年相處,上官飛燕與牛犇之間一開始就像母雞與小雞,從小到大,各種場合,她沒見過牛犇對誰發脾氣,更別說如此激烈、犀利。剛才她一直搶著說話,並非擔心牛犇開口惹禍,而是相反,怕他服軟息事寧人。上官飛燕不願意看到,牛犇出於“別給朋友添麻煩”的心理祈求王家兄弟寬恕,委屈求全。
這就是護短,沒有道理可講。剛剛罵過之後,上官飛燕應該指著王家兄弟的鼻子,擺出輕蔑的姿態,驕傲宣告“不看看你們什麼德行,敢讓我的朋友這樣。”,等等之類;冷不丁聽到牛犇說要卸掉王明的手臂,她心裡的想法與王明頗為類似,幾乎認為耳朵出錯,
隨後發生的事情,上官飛燕萬分驚奇而且驚喜,竟連自己正在幹什麼、該幹什麼都忘記。
譬如說,既然王明主動交代“罪行”,這邊就輪到上官飛燕出面表達憤慨,以姐姐的身份聲討對方,甚至可以拿自己與上官遠望同父異母的艱難說事兒,進一步爭取民意。可惜她完全忘了自己的立場,只顧看著牛犇,彷彿才認識這個人。看著看著,上官飛燕漸漸意識到,這時候的牛犇沒有驚慌失措,也不是因為憤怒而靈智大開,平靜的樣子,根本不像個十六歲的少年。
從小生長在大富之家,她能接觸到各個領域的強者,即便那些人當中,也只有少數人具有這種氣質,其中最深刻者,莫過於梅姑娘。
“是啊!她帶大的人,怎麼可能是個窩囊廢。”
心內嘆息自己過去太無知,上官飛燕把兩個人放在一起比較,發覺梅姑娘的平靜更冷更厚,更加不可撼動,並有一種飄然與世外的悠閒;與之相比,牛犇還顯得生澀,有些稚嫩,由於神情太過認真,容易讓人覺得他在假裝。
梅姑娘只有一個,上官飛燕眼裡從無人能與之相提並論,不,是根本沒辦法放在一起比較;今天牛犇能給她以這種感覺,十足震撼。另外,不知是不是因為那種認真和專注,牛犇雖然不像梅姑娘那樣“超然”,但卻具有一些別的特質,比較容易接近。
不管怎麼說,今天上官飛燕把牛犇重新認識一回,再不能像過去那樣,當他是個時刻需要呵護的孩子。
“牛牛已經這麼牛了?”歡喜之餘,心情不知為何有些失落,上官飛燕呆呆地想著,忘了身在何處。
“牛牛原來這麼牛啊!”類似感嘆,上官遠望心裡也有,意味大不相同。他用崇拜的目光看著牛犇,覺得他凌厲但不失平靜,冷酷卻又淡然,聲音理直氣壯,姿態理所當然,從頭到腳,滿滿都是“高手”風範。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帥!
沉浸在感慨中的姐弟兩個沒留意到,因為牛犇的那番話,同時也因為他們兩個的目光與神情,對面王明王漢的臉已像鐵板一樣冰冷。
“我弟弟的手臂好與不好,和這件事沒什麼關係。”
將話題拉回來,王明說道:“他沒有你那樣的蠻力,但也不會摔一跤就斷掉,所以......”
“這話不對。”牛犇打斷他的話,認真說道:“我敢說,他如果摔倒,手臂一定會斷掉。”
不給對方反駁的機會,牛犇對著王漢說道:“不信,你可以再摔一次。”
“你放屁!”已經意識到自己失言,再被這樣胡攪蠻纏,王漢暴跳如雷,結果不小心扭了肩膀,又是一陣急怒攻心。
這樣也好,王漢爆發出兇橫的一面,衝到牛犇身前大吼道:“你要卸掉我的手,我送給你,你敢嗎?”
牛犇沒有理會他,視線越過王漢肩頭,去看王明。
出乎意料的,這一次,王明沒有阻止王漢的舉動,冷眼旁觀。
“來呀,你來呀,來卸掉我的胳膊!”發現自己竟然被無視,王漢怒火更盛。
“你真要他這樣做?”牛犇微微皺眉,言語間似有深意。說話的時候,牛犇一直不看王漢的臉,只朝王明發問:“他可是你親弟弟。”
王明唇角抽動幾次,像是想說什麼,又像在思考怎麼說。
看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