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章:嚮往龍臺的孩子們(第1/3 頁)
沒進城區,只能那些隨處可見、造型各異的數百米高建築中感受到幾分首都的華麗與壯美,對來自異地鄉野的人而言,那些已經足夠震撼,但與那座不斷靠近的巨大穹頂相比,均顯得渺小,微不足道。△,
登龍臺這個名字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古時群雄割據,戰爭連綿,兵禍不斷,直到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帝國誕生,神武皇帝下決心打造一座高臺,以此作為與天接壤之所在,同時也帝國和這座星球的象徵。
漫長曆史,幾度皇朝更迭,登龍臺的地位卻沒有衰落,反而日漸穩固。但在聯邦成立後,天子退位,科技成為新的標籤,帝國時代原有的祭祀、祈福等活動被廢除,登龍臺因被看作帝制象徵,幾度面臨被拆除的危險。
它最終被保留下來,且經過數次改修擴建,現在的登龍臺不在是臺,而是一幢輝煌壯麗的建築,頂端最高處距離地面一千四百八十三米,主體建築的上方為圓頂,半身以下大致呈方形,長寬均超過三千米!
要知道這是一座整體建築,封頂的,僅僅巨大的尺寸所帶來的技術難度,便有資格被稱為傑作,是建築行業在這個星球、乃至世界的巔峰!論綜合國力,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度,華龍聯邦僅位於中游偏上,但在這一項,它是名副其實的驕傲。
需要著重提到的是,它不僅僅只是權力的象徵與心理依託,還是真正匯聚聯邦科技精華之所在,是無數精英夢想施展才華的舞臺。
它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座可用於航空機甲測試的室內場地之一!
提到機甲,分類上存在很多方法,比如用途可分為民用與軍用,因技術特點又有很多細化;但若具體到軍方而言。機甲是按照陸地、航空與航天進行區分,通常意義所涉及的陸地機甲,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有戰機為什麼需要航空機甲?甚至有航天機甲?可以肯定的說,機甲永遠不可能具有戰機那樣的高速,也沒有辦法攜帶那麼多、而且威力巨大的武器,然而機甲就是機甲。有其獨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太空會發生的登陸作戰,再好的戰機也不能與機甲相比;登陸——指的不僅是登上陸地,還有那些體型龐大的戰艦、包括那些如小型城市一樣的太空航母。沒有機甲,一方取得優勢的時候,人們要麼祈禱對手整體投降,要麼只能將其摧毀;但在擁有機甲的情況下,就可以透過登陸實現捕捉,將那種價值連城的巨獸生擒。
除了這些,機甲還具有別的優勢。它或許不夠快,但具有戰機永遠都無法具備的靈動,啟動與停靠更不用說,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再如火力,戰機武器數量有限,發射完導彈與火炮,自身就是一堆廢鐵;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機甲越來越像一把可延長出去的刀、和眼睛。本質與冷兵器時代的尖兵相仿;事實上,太空作戰的時候。機甲很多時候被當成陸地上的特種兵使用,關鍵時刻能對關鍵位置發動突擊,即使身上一顆子彈都沒有,仍能製造巨大殺傷。
全域性角度,人類未來的戰爭必然以太空戰為主流,當一方失去太空。戰爭事實上已經結束。有人開玩笑的說,如果目標只是摧毀,在太空向地面扔幾塊石頭就能做到,不是地震就是海嘯。
當然,如果要實現統治。還需要進行登陸作戰,然而誰都知道,當一方失去太空支援,意味著通訊、火力、後援等方面的巨大缺失,任你如何勇猛頑強,難逃最終失敗的命運。
如此這般都證明,星際時代、機甲的作用無可替代,各國都在大力發展,這也註定了登龍臺的地位不斷提高,早先那座只允許帝王與禮官登上的高臺如今成為賜予榮耀的地方,比如軍校每年都會進行結業大比,校長、高官,將領,有時甚至會有總統特使降臨,為代表著聯邦最高水平的前幾名學員頒獎。
“第一軍校,名字是第一,裡面的東西全是破爛,人基本是廢物——不是說你們哦。要說有什麼值得念想,就是那座破臺子。”
登龍臺在人們心中擁有聖殿般的地位,就連狂放不羈、儼然當自己是上帝的葉飛都為之嚮往,但其接下來的話和臉上的表情......讓人不忍直視。
“本少此生最大夢想有三,其中比較不值錢的那個是在畢業頒獎的時候登臺,當著大家的面撒泡童子尿。”
“噗!”
“臭不要臉。”
上官飛燕滿臉通紅,艾薇兒咒罵著說道:“憑你也有資格上登龍臺?下輩子吧。”
“我是不能上臺,但不是因為沒有資格。”葉飛嘿嘿冷笑不止,“前年還是大前年來著,本少一時心情好,去找那幾個獲獎廢物,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