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章:寶地裡撞鬼(第2/3 頁)
擊中兩次,烈風就會變成一堆廢鐵。注意這是指烈風三型,屬於不同時代的裝備對比,而且要求狀態全滿。事實上,戰場上的機甲基本不可能保持那麼好,也就是說,通常一炮就能解決,堪稱恐怖。
這只是主炮,雖兇猛但是射速不快,當需要實施火力封鎖的時候,怒火身軀兩側各裝有一門sm37機關炮,炮位可以伸縮,旋轉式,雙炮結合,交叉火力構成一塊扇形火場,直通地獄之門。
怒火還配有放空武器,八枚毒刺導彈隨時準備攻擊頭頂目標。只不過,當需要用到它們的時候,意味著己方制空權吃緊、甚至有可能完全喪失——絕非好兆頭;此外,戰機攜帶的導彈射程與雷達探測距離通常超過機甲,同一塊戰場作戰,對方先一步發動攻擊。但這不表示怒火放空功能沒用,單單威懾就能給戰友提供很大幫助,當然還可以透過戰術的運用取得成果,時常會有擊落戰機的例子。
“哎呦,不錯也!”老魏故作吃驚的樣子,指指旁邊:“原型機都能認出來,那個呢?”
“巧手,工程機甲,也是老款。”
“那個呢?”老魏指向另一側。
“千手觀音,專門佈雷排雷的。這個其實不能算機甲,應歸於戰術車輛。”
“呃?”老魏有些好奇,問道:“機甲和戰車,你覺得應從哪裡區分?”
牛犇回答道:“那可多了,動力,行進方式,裝備,運用......我覺得最重要應該看用途,機甲是攻擊類兵器,首先要能進攻。”
“排雷不算進攻?”
“頂多算輔助。”
“照你這麼說,巧手也不算機甲。”
“或許吧。不過巧手的位置更靠前,別的也與機甲相似,除了不配武器。”
“你是主攻派啊。”老魏對他的話未置與否,用手指著遠處那臺格外出眾的紅色機甲問道:“那個呢?”
牛犇神情有些不滿,說道:“烈風還要問,三歲小孩都認得。”
老魏笑呵呵說道:“那你說說,它是哪個年代的機型?”
“它是,嗯......”原本張口就來,仔細看看,牛犇發現有些不同,粗看那臺機甲的外形應該是二代,但其頭頂突出一塊橢圓形裝置,右肩不是裝甲而是有可翻轉遮片,裡面應該是導彈;還有其背後,輔助推進器外形與尺寸顯示,它身上配有不少三代部件。
“改裝?”
有了這重想法,牛犇再看其它機甲,發現它們大多都不純粹,有些舊機新裝,有的新機換舊,前者可以理解,後者就讓人覺得奇怪了,更古怪的是,有的乾脆胡亂混搭,沒用而且不倫不類,比如那臺巧手,明明只是工程機甲,屁股後面居然隱藏著炮口,不仔細絕難發現。
“這不是胡鬧嗎?”
改裝與組裝是兩個概念,尤其是武器,絕不是弄塊板子加幾顆螺絲固定起來那麼簡單,而且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安。原因在於,機甲看似外形粗獷,實則構造精密,任何設計成型的機甲都是一臺穩定的平衡體,每新增一樣固定裝備,其原有設計與效能便會受到影響。那門機關炮佔據了機內空間,必然影響整體構造的穩定性與效能發揮。
退一步說,屁股後面裝一門炮——難道準備把它當成戰爭利器,倒退著開火?
嗯,那樣的巧手出現在戰場,或許能嚇對方一跳,以為聯邦發明了什麼新式裝備。
越想越是奇怪,牛犇回頭問道:“大叔,這些改裝出自學生之手?”
“說了不要客氣,叫我老魏。”老魏東看西看,很快從一堆機甲零件中找出一根曲軸,“差不多可以”,接著爬到斗車上敲敲打打,與那臺明顯老化了的發動機作鬥爭。
看著這一幕,牛犇既羨慕又覺得荒唐,周圍那麼多機甲——即便是舊的、壞的,也都價值不菲,隨便拿出一個,肯定比街頭跑的那些豪車貴上不少。門口那輛破舊斗車,老舊土氣不值幾文,牛犇的經濟實力都能買上幾部,還經常出毛病。
就好比一個人家堆著金山,停著好幾輛豪華跑車,自己偏要開著拖拉機,還經常從跑車上拆零件下來對其修修補補。
“說了你或許不信。”思量的時候老魏說道:“這些改動,八成是我親自動手,包括那臺巧手在內,很多都是經典。”
“經典?”牛犇差點忍不住笑,心想你鬼上身了吧,盡說胡話來著。
“小夥子,做人要謙虛,別因為表面現象輕易下結論。”
說著老魏轉過臉來,朝牛犇得意地眨眨眼睛:“一起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