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三章:高人之地(第2/3 頁)
看他喝的酒就知道,大眾水平,這裡隨便撿點東西拿出去賣,或許能換來一整車。
嘴裡嚼著米飯,牛犇心裡有些疑惑,問道:“早上進來的時候,怎麼沒看到有人瞧門?”
“怕有人偷帶東西出去?”
“呃......”
“不會有人蠢到幹那種事情。”
老魏酒量並不好,但又有些離不開的樣子,幾杯下肚,話就變得多起來;他用紅紅的眼睛看著牛犇,故作神秘的樣子問道:“你以為,咱們這裡當真不設防?”
有防嗎?牛犇回憶著大門處的景象,光禿禿兩面牆壁,門房簡陋,連個攝像頭都沒有,掃描什麼的更不用提,根本沒有那個空間。
“嘿嘿,看那裡。”老魏用手指指窗外。
不用看,牛犇知道他指的是與改裝車間相接的那幢三層小紅樓,造型醜陋,寂靜無聲,活像個豎起來的大棺材。
“那裡怎麼了?”
“那裡有高人。”
“高人......有千里眼?能隨時看到門口?”性格謹慎,牛犇難得幽默一把。
“不懂了吧,知道你不懂。”老魏鄙視地目光看著他,卻不肯細說。慫恿道:“晚上你出去的時候帶點值錢東西,看看會不會有事。”
聽了這番話,牛犇茫然的目光看著他。暗想這貨......該說他什麼好。
“我不缺錢花。”他對老魏認真說道,提醒他別給自己下套。變成能夠一直盤剝的物件。
“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老魏已經知道牛犇住在十一公寓,和十一區倒也有緣。那裡是非標準宿舍,住在裡面的學員家裡非富即貴,牛犇雖然是伴讀,但卻有個很有實力而且大方的金主,犯不著因為這類事情冒險。
“其實我也很好奇,那位高人到底有沒有傳說的那麼神......”
即便有些醉意,老魏仍意識到自己的想法過於荒唐。擺手作罷。
“還是不弄了。啊對了,你這孩子幹活實誠,心地也好,下午和你講點東西,不能讓你白累。”
“呃。”牛犇隨意應著。
今天的經歷是場意外,不過付出一些汗水,幾小時時間,收穫其實也不少,漲了見識,認識了人。還蹭了頓便宜但是味道不賴的午飯。
心寬乃大,何況沒覺得自己吃虧,牛犇一面點頭。心裡並未報多少期待。不說老魏有沒有絕學,關鍵在於牛犇知道自己底子太差,整機型號雖然熟悉,具體到零件,馬上變得雲裡霧裡,即便想偷師,也要把基本的文化課補齊。
事實證明他錯了,錯的十分離譜。
......
......
午後老魏需要小憩,歪在破舊的沙發上打呼嚕。牛犇自個兒找塊地方閉目養神,其實是在打坐。目前而言。這是他最最著重、也是最最熟悉的事項,可以不分場合。還能精準地把控時間。
令他有些詫異的是,老魏的睡眠同樣有此特點,幾乎踩著準點醒來,人已經變得神采奕奕。
“年輕就是好。”
看著同樣精神抖擻的牛犇,老魏發著感慨,大手一揮。
“出發!”
以將軍領兵般的豪邁情懷,兩個人再次投身到搬運大業,目的是把靠近大門口的那間廠房騰出來,為不久將至的業務高峰做準備。與上午不同的是,老魏認真履行諾言,每搬運一次,都給車上的零部件對牛犇做一番講解。
就是這個過程,牛犇很快聽懵了——不是懵懂的懵,而是難以置信,精神極度投入所生的恍惚。
三個字:太神奇!
在對深奧的事物做講解的時候,人們時常用深入淺出形容那些高超的人,老魏顯然具備這樣的素質,甚至遠遠超出。
比如,除了材料強度和外形尺寸,老魏很少糾結那些複雜的技術引數,每拿起一個零件,他都會提出一些具體用途——注意是一些,而不是一個或者幾個;其中大部分聽上去都很粗糙、匪夷所思、甚至有些荒唐,但是那些設想有個共同的特點:能聽懂。
軍校學員,即便是伴讀,基本的機械與電子知識總是有的,打個簡單的比方,一塊電路板,用在機甲上的時候可能代表某個高精尖領域,老魏把它單獨擰出來,設想裝在普通光腦、電視、甚至收音機上去,替換、或者取代其中一部分功能,這麼多高低不同選項,總有一個是聽眾能夠了解的,從而增加了解。
這就是老魏的基本思路,化繁為簡也好,化簡為繁也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