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董卓謀劃(第1/2 頁)
第138章
幾日後,果然收到潼關大捷的戰報。
戰報中雖然沒有描寫戰爭具體的過程,但是關於戰事安排還是有過描寫。同時戰損也報了上了,傷亡在千人左右,不過箭矢戰甲損耗頗多。不過最關鍵的潼關拿下來了,這點損失完全可以承受。
郭嘉看著戰報,也是驚喜不已。
道:“文和果然能人,就算嘉去,也不會做的如此完美。歸一,文和果然大才,且不可冷落文和這樣的大才。黃將軍也是一員虎將,嘉本以為這場戰爭至少也要旬日,但看來是嘉小看天下英雄了。”
張烈聽著郭嘉的解釋,道:“奉孝為什麼會這麼說?”
“其實歸一這次出征,安排有些欠妥。大軍出征,首重謀士。故而很多時候謀士為一軍之帥,當然也有武將為帥者。這種情況,一般為謀士實力不足,且武將能壓謀士一頭。我本以為歸一安排黃將軍為主將,蓋因黃將軍更得歸一信任,所以並沒有在意。現在看來,文和大才,此番大軍凱旋,歸一應向文和道歉,同時應給予文和更多信任。”郭嘉說完這些,卻是徹底顛覆了張烈對於戰爭的認識。
不過想到發生在潼關的那場戰爭,賈詡的表現,為帥一點不過分。還好黃忠可信賴,在行軍途中,雙方必然已經協商完畢,否則也不會有賈詡的總覽大局。黃忠只負責攻城略地,不用顧忌其他。
不日,洛陽來人。西涼校尉押解著大量的軍資抵達長安,同時帶來的聖旨。大意是讓張烈放心去和張魯死磕,嗑下的地盤都是張烈的。朝廷這邊,無限支援張烈。
郭嘉看過朝廷的旨意,再看看張烈,雖然還是想不明白董卓到底憑什麼畏懼張烈。但董卓這道旨意,自然還是非常滿意的。若是有可能,拿下漢中之地,不僅擴大了地盤,壯大了實力。而且拿下漢中後,日後萬一長安待不住。可走漢中,拿下西蜀之地,這樣也有個安穩發展的大後方。
擴軍!
再次擴軍!
得到董卓的大量援助,加之長安本就是富裕之地。長安軍再次擴大,短短時間裡已經擴編至三萬大軍。若是加上黃忠所領的萬餘人,張烈手中軍士也有四萬多人。在天下諸侯中,也算一方大員。
很快,潼關之戰傳遍關中。這日,京兆府中又來了幾人。
其中一人,居然是歷史上頗為有名的魏延魏文長。這人的投奔,著實令張烈大喜。
而且武藝考核方面,魏延相比黃敘還有李堪強了太多。即使為典封瘋子相比,魏延也能在典韋手下走個上百招。
魏延這人,武藝並不是他看重的,關鍵是魏延這個人的頭腦也夠用。一番考核之後,張烈當即拜魏延為牙門將,地位僅在黃忠之下。
魏延剛一到來,就受到如此重用,自然感恩戴德,當家納頭就拜,口稱主公。
“文長,你之能耐我知曉,現下就有一個任務需要交於你。不知道文長可有信心接下此市?”
張烈召見魏延,當即語重心長的說道。
魏延得知他新入夥,就受到張烈如此重視。當然興奮,當下道:“屬下肝腦塗地,必然完成主公交於的任務!”
“那好,此事非你不可!你也知道,潼關為長安西大門,必須置一員虎將鎮守。放眼我之賬下,唯有你有此能力。所以,文長可願為我長安鎮守西大門。”張烈自然是準備將賈詡和黃忠調回。他們兩人回來後,其他人張烈又不放心,唯有魏延能擔此重任。
魏延明白潼關的重要性,得到主公如此重視,魏延大喜,當即領命。
“好,我任命你為主將,李堪為副,你們二人即日起前往潼關,接替黃將軍與文和先生。潼關一萬守軍留於你,務必確保潼關萬無一失。”
魏延李堪帶著張烈的手書,前往潼關赴任。郭嘉搖搖頭,沒有說話,魏延有才他是知道的。但是此時的魏延年紀太輕,不知道能否擔此重任。
不過潼關距離長安不遠,以他的才能獨擋來敵一段時間應該不成問題。這段時間長安的援軍應該能到來,到時候潼關也無憂。
數日後,黃忠賈詡凱旋迴歸。張烈親自出城迎接,尤其是賈詡,張烈私下裡表達了歉意。賈詡這個人張烈清楚,只要為你效命了,短時間內就不會出亂子。除非你自己不行,眼看要滅亡,他才會謀劃下家。
大擺宴席數日,慶賀戰爭勝利。也幸虧是長安城,人口眾多,賦稅充足。可以說,待在大漢西都裡,雖然危險,但能儘快的壯大自己。
洛陽方面,得知潼關大捷,董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