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招賢納士(第1/3 頁)
第136章
郭嘉很快就休書一封,著人送於董相國。
同時張烈當即下令黃忠為主將,賈詡輔之,盡起一萬大軍,不日奪回潼關。
戰事一起,剛剛安定了沒多久的長安城再次陷入恐慌中。所有人都知道,潼關被奪,長安或許也可能面臨敵人兵鋒。
尤其是一萬大軍全部離開長安,此時的長安城只剩下千餘人的軍人。若是有人在長安鬧事兒,官府根本武力彈壓。
張烈郭嘉也知道面臨的情況,在黃忠離開後。張烈直接招來黃敘,作為黃忠的兒子,黃敘本來是要隨軍出征的,但是考慮再三,還是把黃敘留下來了。畢竟黃敘雖然年輕,但武力不弱,經過黃忠一段時間的調教。黃敘的個人武力,最起碼算的上一個三流武將。
所以,黃敘自然被張烈破格提拔,加之郭嘉從旁輔佐。不久之後,長安城再次徵兵一萬五,黃敘和郭嘉全權負責此事兒。
一下子,手頭所有人都用完了。張烈一下子尷尬了,手頭又沒有可用的人了。
沒辦法,張烈直接在京兆府門口釋出榜文,榜文內容很簡單,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招賢納士。
榜文中寫到,只要自認為有才,能夠為朝廷出力,皆可來京兆府報名。透過考核後,直接授予官職。榜文最關鍵的一點,沒有任何門檻。無論寒門還是世家子,皆可報名,甚至有過前科的也可以報名。
這榜文一經公佈,立馬引起轟動。畢竟這可以算是在古代選士頭一遭。尤其是寒門弟子,更是歡呼雀躍,而且長安城畢竟是天下少有的大城,雖然自認為有些實力門路的,早就跑到了天子所在的洛陽。但長安城依舊有不少人才,張烈對這些人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分擔長安政府就行。若是能選出一兩個人才,那可以說是意外之喜。
郭嘉得知張烈所為,自然是大為興奮。張烈一直以來表現出來的無上進心,讓他很是擔憂,這樣的人如何值得大才投靠。本來他還想著觀察張烈一段時間,若是可行,他可以修書請昔日的同窗好友前來輔佐張烈。但是後來張烈的表現,讓他自己都後悔萬分,更別人拉別人再入火坑。
“歸一,這一招好,這還僅僅是長安,相信過一段時間,天下士子知道歸一所為,定然會爭相前來長安。不過眼下,潼關這一戰必須要勝,只有勝利了,別人才會更加相信我們。”郭嘉說完,又想到什麼,道:“對了,關於如何選士,不知道歸一是怎麼考慮的。”
張烈沒多想,直接抽出之前他寫的一些東西。道:“呶,選幾道上面的問題,讓前來應聘計程車子答,根據回答的情況,酌情考慮是否合適,可以擔任多大的官。”
郭嘉拿起那張剛剛寫好,墨跡還沒有乾透的蔡倫紙。看著上面的題目,開始皺著眉頭,想不通張烈為何如此選士。但是很快,他就明白過來,頓時佩服的看著張烈。
原來張烈的選士,根本不考察士子讀了多少書,如何理解某章某句等等。而是直接以實踐檢查每個士子的能力。上面都是記錄了政府及軍隊方面的一些問題,然後要求士子回答。
比如說,此番攻打潼關,行軍幾時,每人口糧多少,戰爭結束,需要損耗多少糧食。如何可以儘量減少糧食損耗等等。又比如,在政府中,遇到群眾糾紛,因為如此解決。
郭嘉明白,自己這個一直以來看不明白的同窗,當真是大才。能想到如此古往今來第一法招賢納士。
兩人正在這裡談著,忽然有人來報,有士子前來應聘。
張烈和郭嘉對視了一眼,相繼露出欣喜的笑容。請士子進來,張烈和郭嘉在偏殿中等著。
不一會兒,一身青衫青年走了進來,衣衫洗的有些發白,但很乾淨,尤其是氣質看上去頗為穩重,年輕人的這一形象,就贏得了兩人的尊敬。
“學生龐季龐仲書見過兩位大人!”
青年行了一個標準的抱拳禮,然後目光清澈的看向兩人。
龐季龐仲書,沒聽過沒印象,想來不是什麼名人。不過張烈也不在意,只要讀過書,能處理簡單的政務就行。他不需要每一個人都有郭嘉賈詡這樣的經世之才。
“說說,你擅長那方面,若是為官,希望從事哪方面的官。我可以這麼說,只要你有才能,長安城一應官職,我都可任命!”
張烈說的不是大話,雖然不少官職都需要董卓掌控的朝廷批覆。但是張烈在長安怎麼折騰,董卓肯定不會在意的。當然,若是在長安意外的地方折騰,那就要會不會威脅到董卓。
龐季也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