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這仗你是怎麼打輸的?(第2/3 頁)
“先生,朕不是尉子,朕是皇帝。”
韓信重重點頭。
明白了!
老師完全信任他不假,但只透過書信瞭解的秦王沒有完全信任。異位思考,他要是秦王也會這麼做。
不為我所用還要與我為敵的天生將軍,當然是殺掉最好。
聰明人聽話聽音,那些傷感情的話秦王沒有說出口,兩人之間關係就很輕鬆適宜,不會變得緊張兮兮。
何時都是如此,話不要說盡。
留一層窗戶紙,不撕破臉皮。
只要不是死敵,就不要動不動老死不相往來,成年人的世界需要體面。
“尉子獻《尉繚子》給先王,先王投桃報李,還以國尉,待之規格與先王自身無異。封地更是與武城侯王翦一般,處於豐腴的齊地。
“先王待尉子如手足,尉子待先王如心腹,尉子不會背叛秦國。要你出齊,是為了讓朕,讓秦國諸位將軍看到你的本事。
“秦國沒有一蹴而就,白身成將軍的先例。不在他國鍍一層金,朕只能拜你為上卿,拜不成將軍,你也不會為諸位將軍接納。”
秦國文官隨便封隨便換,都是皇帝一言而決,運氣好如周青臣,從一個博士直接跳到丞相也可,但武將不然。
秦國武將每一個都有著實打實的戰功,戰績,從來沒有能跳級上來的。
匈奴大戰,大漢天團全員參加,最後只有劉邦、樊噲成為秦將,曹參、夏侯嬰幾人卻不得。正是由於秦國極為嚴苛的審理武將機制,每一個將軍含金量都是十成。
這也是秦國武將囂張跋扈,眼高於頂,不把文官放在眼裡的原因之一。
什麼九卿兩相,還不是陛下一句話的事?乃公這將軍可是硬生生打下來的!
馮去疾之子馮劫不自豪阿父為相,自豪身處將軍之位,一心想征戰再上一層樓。
李斯長子李由不願在阿父羽翼下從政,寧可出生入死從小兵幹起,走武將之路。
大秦帝國武德充沛,上至兩相,下至黔首,莫不如此。
韓信站起身,抱拳低首,用李信教的禮節。
不再擔憂的他後知後覺地發現,秦王,不,陛下稱老師一直是用的敬稱,尉子。
“罪臣韓信,蒙老師看重,陛下不棄,招為秦將,願以天下報之!”
嬴成蟜坐在床上,笑意盈盈。
“韓將軍初入大秦,欲掌多少軍?一萬,還是,十萬?”
十萬軍是一個分水嶺,能夠指揮十萬人大規模作戰的,大秦帝國現存,自己培養的將軍,唯有王翦、王賁、李信三人,蒙恬都沒有獨立指揮過。
韓信自然知曉這其中道理,聽到十萬兩字,更加確信自己深受看重,心中憑空冒出一絲感激。
在猛將如雲的秦國,皇帝能夠問他要不要掌十萬軍,哪怕只是說說,也比被封齊國上將軍更讓他來的心潮澎湃。
這位重新恢復自信,身居貪狼、七殺兩命格的天生將軍嘴角勾起。
“陛下若信臣,這便可以迴轉咸陽,等候戰報了。”
嬴成蟜欣賞著眼前這把重新出鞘,鋒芒畢露的絕世寶劍,有些人就不該有鞘。
“說下去,朕喜歡你的自信,你想掌多少兵。”
“秦國有多少,臣便想掌多少。”
渾身上下都透著一股子捨我其誰氣息的韓信,明明腰是稍稍躬了些,卻好像挺到了天上頂流雲。
“韓信掌兵,多多益善。”
言辭誠懇,語氣輕微,用最平穩的語言說出了最狂的話。
嬴成蟜沒有應下請求,差一線就戰敗李信的韓信能成將軍,但不能成為上將軍,戰績不夠,不能使諸將服之。
韓信歷史上能直接當上漢大將軍,當不上秦上將軍。
蒙恬、廉頗、李信、屠睢這些秦將,可不是歷史上剛脫離沛縣,在戰場上廝殺沒多久的曹參、樊噲、夏侯嬰之流。
“你能戰敗李信,是建立在你知道李信,而李信不知道你的情況下。
“仗打多了,戰法性格就彰顯無疑,敵人便能針對應之,這個道理你肯定懂。
“狂可以,有本事的人怎麼狂都行。朕希望你能一直狂下去。別是一現的曇花,只能彩一瞬。
“想要朕這個上將位,靠嘴不行,靠戰功戰績。”
韓信想著陛下兵法造詣果真不俗,一眼就能看透本質,看來昨夜果真時故意為之,不是偶然。
臉上狂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