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徙天下豪富於咸陽!收天下之兵鑄金人!【求求求月票】(第3/4 頁)
淌下熱淚,道:“綰錯也!綰錯也!”
“起來起來!錯便錯了!這天下誰敢言無錯?朕的錯少乎?”
嬴政硬拉起王綰,看著這位跟隨他十數年的老臣,語重心長地道:“朕下《逐客書》是錯,好在李斯上言《諫逐客書》,可讓朕追回眾卿。”
李斯聞言立刻道:“此非臣之功,臣是得陛下授意方作《諫逐客書》也。”
嬴政一腳踢在李斯屁股上,笑罵道:“要你為朕請功?朕錯便錯了!勿要打岔!”
李斯硬受始皇帝一腳,自覺這是始皇帝與他親近的表現,心有喜意地道:“唯。”
嬴政繼續和王綰說話:“朕要李信領軍出征是錯,損大秦二十萬將士性命。朕便親往武城請王翦歸來,伐楚定天下。這天下之錯,只要不害性命,便都有悔改更正之機。你在朕入秦之時便隨朕左右,若真對朕心有愧疚。待朕予你封地之後,勿要偷懶懈怠,好生治理便是,莫被他人比了下去。”
老淚縱橫的王綰又要下跪叩首,始皇帝緊握住這位曾擔任他舍人的老臣之手,止住了王綰動作。
王綰泣不成聲地道:“陛下待臣甚厚,臣必以性命報之!”
始皇帝把王綰扶回座椅,然後繼續道:“蒙毅,你如今又做何想?”
蒙毅看著輿圖半晌,久久無言,最後苦笑一聲道:“陛下說昭襄先王當初做錯,臣不解。鞏固王權,難道也有錯乎?”
始皇帝朗笑,其笑聲在議政大殿久久迴響,不絕於耳。
“為帝王者,怎能懼怕臣子做大?怎能懼怕有功難賞?臣子做的越大,說明其能力越大。功勞做的也多,說明其為秦國發展貢獻越多。朕只怕爾等不做大,只怕爾等功勞不夠多!只要人不行反叛之事,朕在朝堂之言可向天下宣之。功臣若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顏立於天下!”
蒙毅低下頭,這位上過戰場的蒙家次子再抬頭時,那張臉上便多了鐵血之色。
“陛下之決,蒙毅遵之。蒙毅不只能行內史之能,亦能披甲為將。”
“彩!朕就說蒙家數代將軍,怎就偏你例外,是個書生。原來你是一個披著將軍甲的假書生,哈哈哈!李斯,你還要反對乎?”
李斯揉著剛被始皇帝踢得屁股,有些無奈地道:“臣敢問陛下一句,臣若反對,今日還能以左丞相之身離去乎?”
李斯看始皇帝心情不錯,於是也開起了玩笑,這卻是他察言觀色之能力。
始皇帝一聽,不怒反喜。
他今日本就是不想要那些繁文縟節,李斯所言正合他意。
“你若是固執己見,說不出道理,便回你的廷尉府做廷尉去!”
李斯搖搖頭,道:“那臣還是不說了罷,臣這丞相之位剛得一日,還未坐夠。”
“快說快說!休要玩笑!”
始皇帝嘴上說著“休要玩笑”,臉上卻滿是滿意之色,很是歡喜的樣子。
李斯恭敬起身,拱手低頭,很是恭敬,刻板著一張臉說道:“陛下所言,固然有陛下的道理,但依舊不能打消臣心中的擔憂。臣想請問,若六國貴族真高舉反旗,號召其民,解放刑徒群起攻秦,陛下有何良策?”
始皇帝見李斯禮節一絲不苟,面色一本正進,於是也收斂笑容,沉聲道:“無良策,唯戰而已。”
王綰今日似是重回壯年時,成為當年那個面對秦國如日中天的成蟜公子,也毫不畏懼的政公子舍人。
大秦右丞相抹去臉上眼淚,隨著始皇帝一聲沉喝:“老秦人,聞戰則喜!”
李斯詫異地看了眼王綰,他沒想到一向沉穩內斂的王綰,今日竟如此有血性,這是身為楚人的他所理解不了的。
他只能是在內心感嘆一句,正要往下言說,忽又有一清朗之音響起。
“六國餘孽敢戰最好,既滅他一次,便能滅他二次!蒙家眼饞徹侯之爵已有四代。若毅能得徹侯,大父與我言說,定不會再罵我鳥人也!”
李斯有些麻木地看看剛才還反對始皇帝策略,現在就昂揚欲戰的蒙毅。
他不明白,就這麼短短一會功夫,怎麼就個個改變主意,跟打了雞血似的。
斯剛才失憶,沒聽到陛下一段言語?
陛下所言固有道理,但這道理怎能讓爾等如此激越?
陛下之言,並未解決六國餘孽造反之憂,爾等興奮個什麼勁……
李斯不知,這卻是秦國能成為鐵血之國的核心之念了。
不畏不懼,要戰便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