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皇兄,時代變了(1/4)(第1/3 頁)
《簡體文大篆對照表》第一頁,標題寫著筆畫二字,內容是一,丿,丨,丶……
《簡體字大篆對照表》第二頁,標題寫著偏旁部首, 內容是釒,犭,宀,……
《簡體字大篆對照表》第三頁,才是簡體字和大篆的相互對照,一個簡體字常常可對照三四個大篆。
始皇帝翻看的很認真。
大約一盞茶時間,始皇帝合上了這本書。
始皇帝仔細思索了一陣, 道:“成蟜,這是你發明的文字?”
“我只是個搬運者, 這是我夢中的文字。”
“隨你怎麼說吧。”始皇帝拍了拍手中書籍,用一種驚為天人的眼神看著嬴成蟜,道:“以一己之力創造出一種文字,還是脫離於如今文字型系之外的。”
“如今看來,當初李斯贊你曰‘未嘗見過類你者,未嘗知史上有類你者,未聽傳言有類你者’。非但沒有一絲誇大, 反倒是小瞧了你。若此字發行天下, 你便是超越歷代先賢,比肩倉頡祖先的聖人。”
嬴成蟜眯了眯眼,道:“皇兄你不用捧我, 直接說‘但是’就行。”
“哈哈,你這豎子。”始皇帝搖頭失笑。
“但是, 你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統一文字這件事,一定要去做, 且要儘快去做。那由誰做?你和朕乎?不,是要那些讀書識字之人去做。”
“你的簡體字由筆畫到偏旁部首, 再由偏旁部首到簡體字。這由淺及深,層層推進的簡體字,比七國文字都要簡潔。不通文字之人學習起來,要比學習七國文字簡單的多。”
“然而,誰去教這些不通文字之人?”
始皇帝停頓了一下,看到嬴成蟜的臉上毫無變化,也沒有插言的意思。
他皺了皺眉,自問自答地道:“就是朕先前所說的那些讀書人。朕可以砍那些書生的頭,卻不能逼著他們去學習你的簡體字傳之天下。”
“成蟜,天下太大了。你的簡體字要想成為天下一統文字,必須要一批透徹習得你這簡體字的人。”
“而這批人,培養至少要五年。這五年,是天下剛剛大一統的五年,對大秦來說太重要了。朕等不起,大秦等不起。”
“皇兄的意思,是要攔我推行簡體字,如同當年攔我推行活字印刷術,紙張一般乎?”
始皇帝耐心解釋道:“當初朕為何攔著你不讓你推行活字印刷術, 紙張?是因為一旦你推行, 天下將人人都能讀書習字,民智大開, 民智開則民強。”
“《商君書》有言:民強國弱,民弱國強。人民強大了,國家就會弱小。只有人民弱小,國家才會強盛。”
“強大的人民不好統治,當他們開始思考朝堂所釋出的法令對錯時,就意味著他們對朕的服從度便會大打折扣。”
“這樣的秦人上了戰場,還能夠悍不畏死乎?秦人畏死,大秦又如何一統天下。你讀的書比朕多,你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嬴成蟜坐在地上嬴政對面,罕有的正坐。
“《道德經》有言:古之善為治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認為古代善於治國的人,不是讓人民明慧,而是要人民愚昧。人民不好管理,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多。所以開啟人民智慧,是國家奸賊。而不讓人民開智,才是大國的福氣。”
如果要是嬴扶蘇在此,肯定會大為吃驚。
這個在他眼裡,只知道詭辯的叔父,竟然有這樣的一面。
但始皇帝並沒有露出絲毫驚奇之色,反而很是習慣。
笑了笑,插了一句話。
“好久沒見你這麼正經了,看來此事你確實是很在意。繼續,朕聽著。”
“《管子》有言:君明、相信、五官肅、士廉、農愚、商工願。是說一個強國的五類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國君明慧,相邦守信,為官者清廉肅穆,農民愚昧,商人工匠願意做事。”
“在這裡,管子也認為人民愚昧對國家更好。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說:人民可以指使,但不能讓他們知道為什麼要他們這樣做。”
始皇帝食指倒扣,敲了下桌子,再次打斷了嬴成蟜的話。
“成蟜,你今日說的有些偏了。你只需說服朕行你的簡體字便可以,不需要贅述這麼多。你說的這些朕都知矣,朕一直就是如此做的——貧民強國,弱民強國。”
“我要說服皇兄實行簡體字很容易,皇兄不就是怕